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8(1 / 2)

加入书签

变心了,说不定能算计得对方一毛都不剩。

跟他合作也要白纸黑字写清楚,而且不能抢领头的位置,否则迟早把你从位置上掀翻下来。

绝不屈居人下的才是付庭云。

当然,跟他合作肯定是利大于弊,否则江柳燕三人也不会甘心把总经理的位让给他来当。。

付庭云人脉广,关系硬,对秦溪他们来说相当繁杂的市场各类手续简简单单就搞定了。

对真心合作伙伴,也很尽心尽力。

江柳燕的运输队多亏他牵线搭桥,才从国外买到了两台现如今寿北都只有一台的二手冷冻车。

“江姐倒是看得很清楚。”秦溪笑。

雪灾过后,四海海鲜市场没有进行修缮,而是直接通知商户要进行整体搬迁。

原址改成海鲜批发交易集中点。

现场进行海鲜批发交易,每周三和周日凌晨一点开始进行拍卖交易。

付庭云一参与进来,四海海鲜正式更名为通海海鲜,市场搬迁到了东城机械厂搬离后的现有厂房。

按投资比,付庭云占市场百分之三十九份额。

秦溪二十,因市场是由她创办,额外多给了五的份额,占百分之二十五。

江柳燕和柳雪花各十八。

市场由付庭云和江柳燕管理。

江柳燕退出四海海鲜店的合伙,专注于市场管理和运输队,秦溪跟柳雪花两人继续经营。

看两人无暇分神,秦溪没主动上前去打招呼,远远地点了下头后跟柳雪花一起进了市场。

四海海鲜店的在一号市场的正进门口,位置最好,面积最大。

接近三百平的位置,一半鲜海鲜,一半干货。

海鲜店以螃蟹和为主营项目,现在几种梭子蟹的正当季,店里的五个海鲜池全是各种规格的螃蟹。

“秦老板,柳老板。”

两个店员也是从杨林区跟到新店来的,都是海边长大的渔民,对各种海鲜都非常了解。

看到老板来了,赶忙报告起今天送来的这批货螃蟹质量。

螃蟹钟非常感谢秦溪能收购二会村孤寡老人们的货,每次送来的螃蟹规格基本都是同类型中最大。

现在正是吃公蟹的季节,每个梭子蟹都有秦溪手掌那么大。

鱼只有一个池子,大批量的购买需要提前预定。

“这两个海鲜池里的螃蟹都有人预定了,最里面那一池子是留给报刊亭小吃店的……”

“仓库里的瑶柱和干鲍鱼再差不多两三天就卖完了。”

“有两家酒楼先跟咱们店里订购一批虾做酒席,数量大概在六千只左右。”

“还有隔壁县城的……”

四海海鲜店是整个市场最红火的一家。

秦溪算是第一个将海鲜推广到寿北各大饭馆的人,积累起来的名气就在那摆着。

“一会儿往分店所送二十条大黄花鱼去。”秦溪又安排道:“总店那边以中等规格的螃蟹为主……”

市场里氧气泵的声音轰鸣个不停。

来买海鲜的散客意外得多,市场里熙熙攘攘。

虽然明显是来看热闹的多,但付庭云花大力气宣传的效果在刚开业第一天就凸显出来了。

想要买海鲜——那就去通海海鲜市场。

为了将市场打造成临近几个省份中最大的海鲜贸易市场,付庭云还邀请几家广市海鲜批发商进驻。

他们主营高端海货,品种多得都很开水族馆了,

在市场里转了一圈,最后跟付庭云和江柳燕打过招呼之后两人才离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