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0(1 / 2)

加入书签

两边的靠窗餐桌都用中式格栏简单隔断,通道上也都挂满了各色各样的红色灯笼。

餐厅装修好后,秦溪第一次踏进来,着实被这超前的设计理念吓了一跳。

风格统一,氛围高档,而且把灯光运用到了极致。

所有的灯从港市运来,家具定制,加上布置完成,只用了短短八个月。

当然,设计费和装修费也同样不俗。

穿过大堂,仿佛立刻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上千平的院子小桥流水,花草树木各有意趣,十几个亭子坐落在院子中。

要是说大堂里让人朦朦胧胧氛围感十足的话,院子里吃得就是个放松。

东西厢房都加盖了一层,全用作了大小包房,也是统一的中式风格。

设计师实地勘察过现场后提出不要破坏院子的整体性。

也就是说,当初合二为一的两个院子只能用做用餐部分,厨房需要另找地方。

还好当初秦溪把隔壁院子一起买了下来,摇身一变后成为了厨房和员工宿舍。

穿过两个院子中间的拱门,沿着甬道往前,就是后厨和仓库的位置。

原先主人搭建的两层正房现在改成了员工宿舍。

“老板,林大厨说烧汤的水要回朝霞街去拉泉水,还有就是咱们员工中没人会打理花草。”

罗三哥跟秦溪报告着这几天适应下来发现的问题。

秦溪点头:“你和林大厨商量着来就行,请款找罗老师。”

“今天中午付总预定了两个包间,需要特殊打折吗?”

“免单吧,就说是我为了感谢他的帮忙,再给包间里送两瓶好酒。”秦溪笑。

餐厅能那么快开起来,付庭云帮忙不少,秦溪早该好好请他吃一顿。

再说了……装修钱还是从他那赚来的!

“那大海叔中午请客的菜您看要怎么安排……”

秦溪新店开业,秦海夫妻按照以往习俗,肯定是要请院里的几家人来庆贺一番。

只不过……

秦海夫妻也并没有来过分店,他们都不知道这个餐厅究竟是什么样的。

***

曙光电缆厂。

虽然时逢周六,但由于厂子里效益连年下降,周六车间里也不用值班,院里的人几乎都在家。

外界时光匆匆,却唯独好像在厂子生活区里放缓了速度。

每个院里依旧熙熙攘攘,为了争夺一间屋子,吵得老死不相往来。

自从秦家搬离大杂院,厂里的领导给秦海做了多次思想工作,最后勉强收回了两间屋子给其他人住。

剩下的两间屋子秦海租给了一对在三林巷摆摊卖烧饼的年青夫妻。

所以如今这座大杂院,住得人那比以前还多了。

秦海和张秀芬在秦溪出门后也骑上车去了大杂院。

一是收下个月的房租,二就是请院里的老邻居们到分店吃饭。

人还未到,车铃就先响了起来。

吴建国坐在门口喝着稀饭,正跟刘科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秦海一走,吴建国唯一能说上两句的只有刘科,至于其他几家,都叫李秀兰那张碎嘴子得罪了个遍。

就是新分到他们院里来的邻居,那婆娘也上赶着跟人吵过架。

所以别看现在院里人多了不少,很多时候倒显得越发冷清起来。

“大白天的你们两口子咋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