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6(1 / 2)

加入书签

也都吸引了过来。

几百斤瑶柱放到面前时,那体积无疑是相当惊人的。

秦溪想了想,跟旁边两家的大爷说:“你们家有这么大的扇贝肉吗?”

“多的勒!我们加比徐阿嬷家还多。”大爷高兴道。

“我们家也有几百斤。”另一个大娘也赶忙道。

秦溪点头,逐一问价。

最大扇贝肉每斤十八块,小些的十三……

秦溪跟江柳燕善意后,立即坐下决定。

“你们三家都多少?我都要了!不过要等几天再来拉货……”

三家人加起来共有一千来斤扇贝肉,还有鲍鱼干、虾米、紫菜等各种干货。

这些干货足够预期中的第一批展示用。

第77章

秦溪直接付了定金, 商议好第一批货什么时候来拉。

最后将村里每家的情况都看过一遍,心里有个大概的数,这才和螃蟹钟一起前往码头。

浩瀚无边的湛蓝海洋, 一艘艘渔船驭着波浪缓缓向岸边靠近。

码头修建得很简单, 就是水泥砌成的岸边, 一条公路延至远处。

靠近的海船上空,盘旋着数只等待大快朵颐的海鸟。

岸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待下货的工人,穿着塑胶连体衣, 草帽围巾裹得相当严实。

海面反射的阳光紫外线使得常年在船上工作的人都非常黑。

最先靠近的渔船里并没有螃蟹钟的船,渔船体积都是比较小的那种,甲板上堆满了竹编箩筐。

“这几艘都是村里散户,他们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捕捞方式,所以捕上来的鱼虾大多供应一些小餐馆。”

随着船只靠岸,地上工人们已经跃跃欲试。

工人们身后就是那些等着进货的商家,个个都惦着脚尖想看看今天究竟能买到什么好东西。

渔船停下, 工人们放下大木板, 就这么来来往往地往渔船上端了几十个框子下来。

框子一落地,就轮到商户们各凭本事去抢。

木板收回,渔船就立刻往后退去, 将下货的位置让给其他渔船。

秦溪走到人堆里看了看, 品种在上岸前就已经分好, 那些小杂鱼和扇贝则全部挑出来放到了框子里。

就算有人问, 船厂就是摆摆手告诉他们,想买去找二会村找专门买扇贝的几家买。

这是村里约定俗成的规矩,不抢老人们生意。

“你别说, 村里的人还挺仁义。”

江柳燕颇为感慨。

秦溪笑:“江姐也讲义气,要不咱们怎么能一起合伙做买卖呢。”

回头看去, 螃蟹钟满脸惊诧地望着她,整张脸都写着不可置信。

一问才知,原来他一直将两人当成了小两口,刚喝茶时心里还奇怪咋江柳燕咋是个闷葫芦。

开口才听出来,人家那可是妥妥的女同志。

“我老钟佩服。”螃蟹钟挑了个大拇指,对两位女同志竟然有如此胆色表示敬重:“要是看得上我老钟的螃蟹,两位老板就放一百二十个心,我一定保质保量。”

随着夕阳西下,钟老板的渔船终于靠岸。

一艘拖网船,一艘围网船,都属于吨位比较大的渔船。

码头上的散户早已离开,停在远处公路边的货车这时才缓缓开上港口。

随着一筐筐白色塑料筐抬上岸,数量和装备确实比刚才那些渔船要专业得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