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8(1 / 2)

加入书签

“好吧。”

随着孩子们逐渐走远,何刚那桌的菜也相继端上。

两口砂锅,一碟凉拌萝卜丝。

难怪柳雪花说三个菜足够他们吃,光是这两口砂锅里的肉菜都有不少。

很明显的一锅辣一锅清汤。

清汤上漂着薄荷和葱,红汤锅汤表面厚厚一层红油。

“你们先尝尝。”何刚举筷示意。

热气腾腾,香味四散。

对食物很挑剔的崔银红是名都人,从小就是吃辣长大的姑娘,一瞬间便被那锅子红彤彤的牛杂吸引了。

切成块的牛肉软烂,牛杂也炖煮得香辣软糯,香麻辣都炖煮到了肉中。

先辣后麻,越嚼越香。

“味道怎么样?”何刚乐呵呵地终于开口问:“比起你们名都的麻辣味道如何?”

“牛肉入味,还有股淡淡的薄荷香,而且辣舌不辣心,说明炒制辣椒的火候掌握得很好。”

崔银红的点评很专业,舌尖微微一抿就能尝出麻辣牛肉中用了两种酱,至少三种以上的辣椒。

厨师很讲究,而且手艺了得。

“我就知道请你来尝总没错。”何刚笑。

梁德明夫妻在海市开得就是餐馆,崔银红祖上更是出过御厨,一家子出过不少厨子,她舌头一尝就能知道厨师手艺好坏。

“没想到能在这么个小棚子里吃到能让我心服口服的麻辣牛肉。”

崔银红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

“清汤牛肉也非常不错,汤底调得很鲜,而且里面放的薄荷是点睛之笔。”梁德明也给出了很高评价。

“你难道叫我们来真的是吃一顿?”

“让你们来尝尝秦同志的手艺只是其一,吃完饭我打算买底料带回家。”何刚挑眉,示意两人去看厨房里忙碌的秦溪:“我今天是为了秦同志卖的火锅底料而来。”

“火锅……底料?”

崔银红觉着无法理解,火锅她吃得比饭都多。

想要火锅底料,她随时都能联系十个八个专门开火锅店的老师傅帮忙。

兜兜转转一大圈,到后头来竟然找了个寿北的厨子买火锅底料?

“要论正宗肯定是你们名都的火锅正宗……”

何刚与市政府合作的寿北会馆专门负责接待一些国内外来访贵宾,会馆里天南海北的菜色都有。

火锅作为特色菜当然也推出过。

不过,让何刚头疼的是食客吃完说好吃的同时拉肚子也会如影随形。

之后领导担心因此影响会馆的口碑,所以取消了与之相关的许多菜。

直到无意间品尝到了秦溪制作的火锅底料。

味道十足,吃完不烧肠胃更不会拉肚子。

他一直好奇原因,为此还真厚着脸皮去问了秦溪。

她很大方地分享自己的配比,还告诉了何刚大多食客吃完胃疼拉肚子的原因。

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名都气候湿润,高辣度的牛肉火锅吃完不容易出现干燥上火的情况。

而除了名都人外,其他省市的人肠胃很少吃牛油和高辣,肠胃刺激自然容易拉肚子。

解决方法就是减少干辣椒制作而成的剁辣椒,再加些半干辣椒。

这是很独特的制作方法,加入新鲜辣椒后,味道跟正宗底料有区别,但更符合寿北人口味了。

就算秦溪已经把重要配方告诉何刚,他找会馆大厨多番尝试还是炒不出相同味道的底料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