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1 / 2)

加入书签

道厂子背后竟然这么荒凉。

大树逐渐多了起来,路也从水泥路变成土路,偶尔经过一辆三轮车都能压出漫天灰尘。

秦溪举手扇了扇灰尘,心想晚上回家肯定要洗头洗澡。

“你爸一周走三回,怎么会走错。”秦海立刻回。

秦溪跟秦海提了提要做小买卖的事后,他立刻表示赞同。

不过对于秦溪给出的小摊图纸,他提出了新意见,说是要把台面部分做成铁皮的。

那样好清理油污,底下的炉子也不容易烧坏台面。

“咱们顺道可以请李叔帮忙找你说的那种平锅,他交际广,肯定能找着。”

秦溪要一块新铁皮好找,可那种圆锅子秦海是真没见过。

回收站和前世的垃圾回收站不一样。

回收站更像是个二手市场,大到家具家电,小到锅碗瓢盆都有。

买不起新货的就会来这淘,回收站属于半国营单位范畴,没人脉关系根本办不下来那证。

雁北回收站的站长姓李,是个退伍老兵。

终于,秦海指着不远处一座红砖院子:“到了!”

几人快步走了过去。

“老秦,今天又准备来淘点啥好东西?”

李站长坐在门口抽着旱烟,缭绕烟雾中只能依稀分辨出是个年长的黑瘦老爷子。

“今天想淘块薄的铁板,我记得仓库里好像有不少。”

“是不少,前些年铁精贵,后头钢铁厂为争创行业先锋拼命炼钢,铁的价格自然就降了好多。”

买的时候贵,卖得时候贱,李站长当然舍不得卖,好些钢铁材就都存在了仓库里。

“那感情好,我可以慢慢找个合适的。”

“你要铁皮干什么?”

“我姑娘想摆个小摊卖煎饼,找块铁皮当锅。”

李站长坐直身体站起,一跨步从烟雾里走了出来。

从左眼角到右唇角有条肉色的狰狞长疤,像是一条蜈蚣趴在脸上,随着他说话蠕动着。

“我记得八年前有个老太婆拿了个什么铁锅来卖,说是祖上摊煎饼用的锅,传了好些年。”

走得越近,李站长脸上被黝黑皮肤淡化的其他伤口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脸上,脖子上,甚至头皮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疤。

经历过一场厨房部爆炸的秦溪立刻感觉到,李站长绝对上过战场,他脸上的伤应该是爆炸伤。

“你告诉我在哪?我自己去找。”秦海马上高兴道。

“第三个仓库,你慢慢翻。”李站长抬起手挠了挠脸,手掌部分光秃秃的,只剩下个手腕。

“那我们先进去找,找着咱们再说价钱。”

秦海对回收站再熟悉不过,进了大门就往后边走。

大棚子里摆满了家具和家电,都擦得干干净净,分门别类摆在一起。

在里面选东西的人还不少,男女老少都有。

“李站长没接手回收站时这里可不是这样,想找个凳子得在棚子里翻上几小时。”

秦海边走边给孩子们讲起回收站的历史。

当年刚结婚那几年是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时候,秦海全靠回收站里捡破烂,才置办出了个家。

说完回收站,他又说起李站长来。

李站长本名李建设,没受伤之前一直在前线打仗,已经做到了连长级别。

后来被一枚榴弹击中,断了只手,不得已才从部队退伍回老家。

原本部队给他安排的工作是在公安局管理文档,工作清闲上下班固定。

李建设干了几个月就犟着要换岗位,他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去管文档,简直是要了老命。

之后左选右选,选中回收站。

刚来没多久就遇上国营企业改革,花百来块李建设就成了回收站的合伙经营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