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章 新想法(1 / 2)

加入书签

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了庐山山腰一块4000亩土地的永久租借权,并为其取了一个名字cooling,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做了牯岭。

牯岭成了在华西方人的避暑圣地,意外得到了飞速发展。

到了民国时期,庐山变成了国党的“夏都”,老蒋77次上庐山。当时牯岭已经有礼拜堂、影戏院、图书馆、医院、学校、网球场、浴池、照相馆、银行、报社等等,与外界完全两个画风。

建国后,庐山地位未改,教员三上庐山主持中央会议,一些高级领导也会来此疗养。

所以庐山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庐山恋》又恰有国共结亲的故事,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

中午,牯岭饭店。

陈奇火车坐的很累,舒舒服服的睡了大半天才醒过来。他打着呵欠,拉开窗帘,外面便是被山峦包裹的牯岭小镇,山间的风吹来清爽宜人,与京城截然不同。

“好地方啊!难怪都上这来。”

他洗漱完毕,开门出了去。

这年头拍电影是国家任务,所到之处大多全力配合,当地管理局非常热情,对剧组提供了很大支持。他照例住单间,王好为也是单间,余下或者双人间,或者多人间。

晃晃悠悠的下了楼,到了餐厅,唐国樯、龚雪等人也刚起来,正在吃饭呢,边上坐着一位大师傅,唾沫横飞。

“那是1970年9月份,刚在这开完大会,忽然把我们都叫出去,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出去一看,哎呦,你们猜我看着谁了?”

“看着谁了?”

陈奇一边接话,一边坐下。

“我看着他老人家了!”

大师傅很满意他的捧哏,一拍大腿:“就在那片空地上,下午2点14分,我记得清清楚楚。他老人家个子很高,还冲我挥手,说了一句话,感谢我什么的,可惜我当时傻了,忘记回话了……”

“那拍大合照了么?”

“拍了拍了!就在墙上挂着呢,我站在他老人家后面……音容宛在,终身难忘啊,他怎么就去了呢,不知不觉都三年了……”

“您不要太伤心,他老人家肯定不想看到我们哭哭啼啼,我们要打起精神,革命必将成功!”

“对对,你这个小伙子觉悟很高嘛,哦,你还没吃饭吧,我给你打饭去!”

“谢谢您嘞!”

“……”

大师傅获得了极高的情绪价值,美滋滋的走了。

小伙伴们斜眼乜他,你干嘛的你,你说相声的?话掉地上你能死是吧?

陈奇不以为意,看了看四周,问:“王导呢?”

“看景去了!”

“那我们没事?”

“我们得揣摩人物,你暂时没事。”唐国樯道。

“哦,那揣成了么?”

唐国樯拧着眉头,道:“小陈啊,我发现什么话从你嘴里说出来,都有种不正经的感觉呢。”

“正经的人看我,自然正经,不正经的人看我,自然不正经,这又不是我的问题。”

“呃……”

唐国樯噎住,龚雪低着头偷偷乐。

大师傅亲自把饭菜拿过来,有馒头米饭,有道小炒,还有份汤。陈奇吃着饭,跟同事们闲聊,他作为跟组编剧,确实大多时候无事。

几乎每個剧组都会碰到临时改戏的情况。

不讲究的剧组,导演演员自己弄一弄就得了,讲究的剧组,必须由编剧来改。

现在的跟组编剧与后世不同,后世跟组编剧都是孙子,或者受雇于明星大腕是私人编剧,这里就不点名了,比如宋丹丹吧!

还有些大腕,每次进组都带着私人编剧,帮忙捋剧本。

这个捋剧本,不是为了让整体拍摄更顺,而是把重点突出自己的、把能让自己出彩的戏份挑出来,重新捋成一个剧情。

比如某个配角,本来有一大段对白,但大腕觉得没用,耽误自己发挥了,咔嚓一划,就给删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