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5(1 / 2)

加入书签

”的模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模式能吃到的红利也不多了。

目前即将陷入利润停滞阶段。

“……除去鞋子、玩具和纺织品制造业,我们之间还需要更加紧密的联系。”上首的人道。

他看向正盯着文思豆腐汤的简若沉:“我听说你有做零售的想法,正在部署一个零食的零售店?”

简若沉把视线收回来,也不觉得想法被别人盯着有什么冒犯,“是的。香江有不少渔民,很多人上了年纪之后不适合频繁捕鱼,但是因为靠海吃海,积攒了很多新奇的手艺。”

“这些小吃完全可以通过零售和包装流通起来,给他们带来生机。”

“这个想法很不错,有得搞。”他们商量了半晌,又接着道:“你完全可以和已经在内地扎根的顾先生合作,将内地的小吃卖到香江,再将香江的小吃卖到内地。”

顾有明后槽牙一酸。

香江多大地方,内地多大地方?

他虽然有野心,但不想累死。

简若沉笑笑:“生意上的事情我不太熟,都是罗叔在管。”

罗彬文适时出声,将零售产业和连锁餐饮的布局说了一遍,表明将打造两种路线。

这种薄利多销的产业大多数巨鳄都看不上,边上的澳省人和原香江人都更喜欢股票和制造厂。

现在身上的活都不够干的了,就算听到了所有计划也不可能着手抢活。

首座上的领导听过后立刻赞扬:“我年轻时就听过罗先生的名字和康纳特在世界商业做出的贡献,现在看来果然名不虚传,非常专业。”

“主要依靠若沉的奇思妙想。”罗彬文垂眸看向身侧。

只见简若沉抓紧时间,已经喝了一碗文思豆腐,现在正在吃银鱼牛肉羹。

罗彬文:……

家里的饭不会真的不好吃吧?

可之前的西多士,简若沉不是说不错么?

难道是他烧的好吃,英国那个厨子不行?

要不还是给那人放假,找个内地的厨子常驻。

首长们也看见了。

“年轻嘛,思维就是跳跃一些,毕竟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最后还是年轻人的世界。”

“但是这样的生意也有一个问题,运送的成本会不会太高了点呢?”

顾有明道:“我有个港口,如果需要,可以专门做这个。”

大陆方的人看他一眼,笑道:“全走水路不行,吃的容易受潮。”

这是不想让一个人垄断的意思。

况且,桥都是简若沉投资来修,如果没有这样一大笔无条件支持内地的资金,那座早在构想中的大桥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开工。

可能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

“最好还是用货车来拉,走地面!”大佬们一拍桌子。

“年轻人奇思妙想多,还是年轻人来办,说不准有新产业出现呢。”

简若沉:……

这不是物流行业吗?

饭都喂到嘴边了,不接下来也说不过去。

“可以利用送货链,将全国各地的零售业串联起来。”简若沉对这方面不怎么熟,只能模糊回忆起一些,“在全国各地设置连锁店的仓库,同时做一些其他零售业务的暂存,可以让利给货车司机和管仓库的人,让他们带动物品的流动,同时控制税收。”

将商品的流通合法化,再立法避免哄抬物价。

这话听得顾有明一脑门汗。

真敢说啊!

商机确实不错,但这合法吗?

“这些设置好的零售点,后期可以发展成百货大楼之类的。也能创造不少岗位。”简若沉说着说着,把窜到喉咙的饱嗝咽下去了。

这么多偶像在,打嗝不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