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88(1 / 2)

加入书签

叫骂了许久,愤慨声几乎响彻云霄,到这时他们的声音都还有些嘶哑。

听着几人的话,谢景行有些若有所思,就算是谋逆与通敌叛国这等重罪,论理也该先经由三司会审,等一套流程走下来,得好一段时间后才会做出判决。

算算从太后寿辰那日到现在,也不过才三日。

谢景行先前因为不放心屿哥儿,寿辰过后他没去上值,反正那日大家都受了惊,不少人回去还病了一场,也并不只是他一人偷懒没去上值。

之后又临近婚期,他干脆请了假,已许久没去翰林院了,自然不知朝堂上是如何商议谋逆案的。

不过,只看泰安帝的态度就知他对待此事相当上心,而这两日间,谢景行也逐渐明晰了这次谋逆事件中的猫腻。也许不止他一人,其他大人怕是都后知后觉有所察觉,只是都是久经官场的老狐狸,不愿明说罢了。

既然泰安帝急切地想要除去太后和何怀仁及其身后的一干党羽,定然不会长久留着那些人的性命。

在现今大权几乎尽握于泰安帝之手的情况下,底下的官员们自然不愿在这个时候与泰安地对着干。

在有关顾绍弘的处置方案有了定论后,对其他人的处理自然是越快越好,快刀斩乱麻,朝堂内外也都能尽快平稳下来。

谢景行很快想明白了其中关窍,不过他却并没多在意,反正结局已定,他现在更关心的是他的主意能不能成。

他很快岔开话题,“既然你们都在此处,闲着也是闲着,走,去帮我些忙。”

这些人也都算是他儿时的朋友,虽然因他要读书科考的缘故,他们几人间来往并不多,可关系却也不差,他自然不客气,他要是客气了才反而会惹得这几人不高兴。

果然,他这般态度让几人很是兴奋,当即便道:“走。”

等几人聚到了一座空旷的大院中时,看着院子里堆着的一沓沓的半透明油纸,他们才想起来问需要他们帮什么忙,不会是要让他们写写画画吧?

周志华面上更是有些退缩,他可没读过什么书,就是现在认得的几个字,也是因为要和天下商行做买卖,不得不跟着村长学的。

就算有村长强压着他们认字,他也只做到了勉强不做个睁眼瞎,要让他动笔写,除了他的名字,其他字都得缺胳膊少腿。

谢景行可是状元郎,他都做不了的事情,他们能帮上忙吗?

谢景行神秘一笑,“放心,只与你们的手艺有关。”

周家村人和天下商行做的生意可是竹扇,做竹扇不正是要与竹子这些打交道吗?今日他要做的东西恰好就与竹子有关,而且还并不需要做竹扇时那般细致,手艺过得去就没问题。

知道他们担心什么,谢景行道:“今日要做的这些事选那些只会识文断字的读书人过来反倒不成,只有你们才最合适。”

严春杰都二十几岁了,听说连孩子都有了,还是一副不着调的模样,看着就吊儿郎当的,可既然此次能来京城,想来村长等人对他是比较放心的。

不过这三人中,谢景行最信任之人不是与他有亲戚关系的周志华,更不是年龄大些的严春杰,反而是平日里文静腼腆的方安康。

他拉过方安康,指着院子里的油纸道:“今日要做的便是要用到这些东西。”这些油纸表面都涂了桐油,防火效果还不错。

当然不只是油纸,他又快走几步过去推开院中房门,里面赫然堆着好几间屋子的长竹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