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8(1 / 2)

加入书签

在大炎朝虽不能说是孝字大过天,可也是孝字当先,不然谢定安对上谢阿娘也不会处处受掣肘,泰安帝当上一国皇帝后还被太后压了二十几年。

晟王此言不亚于杀人诛心,萧南寻被他的话刺地面颊抽动了数下。

谢景行担忧更甚,手上更是用力将晟王辖制住,晟王疼地倒抽一口凉气,愤恨的视线一时不知该落在谢景行身上还是萧南寻身上。

可谢景行此举却是成功地阻止了他继续嚷嚷。

而此时孔起元早已怒火冲天,方才不论发生何事,他都是端坐于凳子上未曾起身,此时却再耐不住,一挥袍袖对着泰安帝拱手请道:“晟王受封以来,原该恪守君臣之道,辅弧皇室,共安天下。可晟王却行为不端,知法犯法,甚至欲图谋不轨,不愿悔过自新,恬恶不俊,还请陛下罢黜顾绍弘王爵,圈禁府邸,从严惩处,以徽效尤。”(注:引用)

“砰”,有瓷器摔落在地的声音响起,一位一旁一直作壁上观的皇亲由于太过震惊,一时不察碰到了桌案上的酒壶。

这一道声响打破了死寂,众人皆是震惊,一时间嗡嗡的声音响起,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

晟王哆嗦着嘴唇,又惊又怒,额头上蹦起青筋,他想要怒吼,可却从心底深处生出无尽的恐慌,一张脸由白转红,又由红转白。

泰安帝的身体容不得他多插手政事,朝廷政事大多都是由孔起元和何怀仁共同协商,而孔起元平日里对何怀仁与长公主相争之事一概不插手,只要他们不对大炎朝造成危害,有损大炎朝根基,他是不理会两方争斗的。

可要论起来,在泰安帝不得不放权的情况下,整个朝堂中说一不二的却唯有孔起元一人。

他是先帝的托孤大臣,当朝首辅,更是无数读书人心之所向,不论是何怀仁还是顾绍嘉,都对孔起元有所顾忌。就是何怀仁在朝堂党羽最多之时,称得上一手遮天,那也是在孔起元不把他之举当回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之下。他不会也不敢明目张胆驳了孔起元的命令。

若是这道废王爵的命令是由泰安帝说出口,何怀仁和太后还有心说情,可此言却是由孔起元说出,那便是他二人再如何反对,也奈何不得。

就是泰安帝都是一怔,他原只是将想将晟王圈禁府中悔过,没想到孔起元能做下这般决定,这当然更合泰安帝的意,他当即点头道:“都听孔大人的。”

泰安帝和孔起元都发了话,自有御林军上前将晟王押解下去。

见孔起元眼神冷厉地望着晟王叫喊的身影消失却无丝毫动容的神态,泰安帝垂下眼,掩住眸中深思。

何怀仁和太后皆是一脸颓丧,何怀仁再不复琼林宴前神采奕奕的模样,瞬间老了许多,何家的期望,他与太后多年的谋算,眼看着就要功亏一篑,他如何能不灰心?

太后银牙紧锁,费尽全力才没让脸变得扭曲,她伸直脊背,恢复一开始的端庄,走至泰安帝身旁道:“陛下,是哀家教子无方,无颜面对百官和皇亲,在此请退回宫,闭门思过,诸位请恕哀家先行离场。”

她把持皇宫几十年,自有一番骄傲,待泰安帝点头后便带着人离开了,临走之前,一双凤眸轻飘飘地从何怀仁身上掠过。

何怀仁见状,深吸一口气,也一同告罪离开。

顾绍嘉蹙起眉看向了泰安帝,却见泰安帝微不可察摇了摇头,她就没多做其他。

直到这时,再无碍事之人,孔起元才垂首,“晟王已获罪,可你之父亲所犯之事却也不可姑息。”此话自然是对萧南寻所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