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9(1 / 2)

加入书签

是用兵时所用的兵器、火器却尽握于工部之手。

以往看着不起眼,可待想要行事时,才发现离了工部,许多事都难上加难。

这是想将英护侯支出京城?

安淮闻还没回话,他身后的一位大臣马上说道:“世人都知英护侯自小习文,以科举入仕,早已不胜武事,去同西戎人交战一事何其重要,怎可让文官前去插手?”

另一位官员接上,“正是如此。”

……

在玉熙宫中为谁人前去同西戎人交战一事吵得不可开交时,晟王正穿过又一处回廊,进了一处甚是华贵秀丽的院子。

有宫女立即笑着迎了上来,“晟王殿下来了?”

晟王淡淡颔首,“母后在吗?”

宫女道:“正在里间等候晟王殿下呢。”

晟王脚下未停,大步匆匆走进房内。

他此时并未在皇宫内,而是在前几年才刚修建好的行宫中。

行宫里雕梁玉柱,奇花异草遍布,另有假山异石矗立其间,更有奇珍异禽在行宫中悠闲游走,端的是人间极富贵之所。

行宫乃是太后亲自命名的,“孝善宫”,从此名字也可看出,这座行宫表示了晟王对太后的孝道以及对天下百姓的和善之意。

在太后和晟王一系的声望如日中天时,不过是一处行宫和一座庙宇,他们想建也便建了,耗费的钱财完全不被他们看在眼里,至于安平省几地的百姓,他们更不放在心上。

可没想到,正是因为此事,反倒使得他们的声势渐弱,在民间,他们与长公主的名望高低之分逐渐反转。

为天下百姓祈福之事本只是场面话,到了此时,太后也不得不将此放在心上,不然,晟王的声名更会遭到严重打击。

太后每月都会前来孝善宫,并去庙宇参拜,实实在在将为百姓祈福一事落实。

此次亦是如此,前几日太后就来了孝善宫,不过去庙宇参拜只是走个过场,多是待在孝善宫内游玩。

晟王脚步急切地进了屋内。

太后斜躺在贵妃榻上,肤白如瓷,明眸善睐,看着不过二十来岁的样子,与进来的晟王看着说是母子,反而更似姐弟。

后面站着两名清秀的宫女摇着扇,清风徐来,很是舒坦。

又有一位宫女半跪在卧榻边,将紫红色的葡萄剥掉皮,喂至太后嘴边。

慢条斯理将唇边的葡萄肉吃掉,太后挥挥手,卧榻旁半跪着的宫女很是柔顺地退下。

晟王急步过去坐在太后身旁,脸上急切中带着喜意,“母后,儿子听闻今日已有消息传入朝了。”

太后眼中精光一闪,和她温柔美丽的面相有些违和,却并没破坏她的如玉面貌。

拍了拍手边晟王的手,太后不紧不慢地说:“莫急,此事我与你外家已筹谋几年,虽到紧要关头,你可别先沉不住气。”

晟王定了定神,可还是急切问道:“真能将安家的人支出去吗?”

太后看了一眼将晟王引进来的大宫女,碧莲是被太后从何家带进宫的,自小一起长大,深得她的意,不过一个没有情绪的眼神,就已经知道她的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