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6(1 / 2)

加入书签

一人,面白有须,清瘦肃穆。

高知府立即迎了上去,“王学政,劳累辛苦一路。”

王学政与高知府两人援手相扶,“劳烦高知府相迎,此乃我分内之事,何论劳累。”

后面车马里也陆陆续续下来了不少身穿襕衫、深衣的读书人,这幅打扮分明是秀才,有些年纪大的甚至还可能是举人老爷。

谢景行疑惑顿解,既然是学政,便是此次来主持院考之人。

谢景行参加的县试是由高县令,也就是现在的高知府主持,府试本该由前知府主持,由于前知府犯案,改由英护侯世子主持,而此次院试,则由一省学政主持。

每个省份有数个甚至十数个州府,院试在州府进行,学政需要在一年内陆续赶往不同的州府,主持每个州府的院试,也难怪高知府会言道学政辛苦。

后面这群读书人,便是被学政请来批改通州府院试试卷的秀才或举人了。

此前两日,谢景行去府衙报名院试时,曾有人透露,今年参加通州府院试之人高达八百余人。

府试放榜时,谢景行所在的中兴县共有五十余人中了童生,而通州府下设八县,也就是说光是去年府试通过之人就有四百余人。

而府试通过后,即便院试落榜,也不用再参加县试和府试一级一级考上来,可直接参加院试。

也就是说,此次参考童生中,过往未通过院试却已通过府试的人又有近三百余人,加起来共有八百多份试卷。

阅卷也由学政全权负责,不过若是让学政一人批复,就算他熬到白头,也不能在短短几日内将所有试卷批复出来。

就算能,也并没必要,曾有一省学政批复院试试卷,不假人手,一一亲阅,最后劳累过度,在省内州府院试才刚刚过半,就因公殉职,卒于批卷桌案上。

因此,学政多会准备人手帮忙改卷,这也是大炎朝朝廷默许的。

院试试卷收上去之后,先送给由秀才或举人批改,他们先挑选出明显优于其他试卷的,再将选出的试卷送给学政,学政只需要负责阅卷的最终环节,给试卷排名。

如此,既可以减少学政的工作量,也可以加快阅卷的进度,早日发榜。

毕竟学子参加完院试之后,皆是心急如焚地等候结果,早日放榜,也能让参考学子早日安心。

谢景行看着后面被人搀扶着的众人,应是经长途跋涉而来,他一个也不认识。

他并未奇怪,为保证科举公平,学政请来批卷之人不能是院试所举办的州府之人,而是学政随机从其他州府选择,并且通过书信通知被选中之人。

秀才或举人收到信后,还需要聚集到学政安排的住所,再随着学政一同来到院试所在州府,这个过程中,不得与外人联系,如此这般,阅卷时不同人之间就形成了牵制,也可以避免参加院试的童生早早得到消息,想方设法行贿赂之事,以作弊考取秀才功名。

谢景行一直对院试将要举办这事没有太大实感,今天恰巧撞见主持考试的学政和批改试卷的秀才等人到来,他才恍然院试已经迫在眉睫。

边上人群熙熙攘攘,高知府和王学政很快领着一行人进了城门,再无热闹可看,人群便尽皆散开。

双胞胎也拉着谢景行的衣衫刺溜一下滑下地面,谢景行双手拿过被屿哥儿提着的鱼,屿哥儿看他全没注意到衣衫已被双胞胎弄乱,无奈伸手,谢哥哥总是在一些方面很是迟钝,他心里想着,手却细细帮谢景行将弄乱的衣衫理齐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