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6(1 / 2)

加入书签

的村民,这些卖菜的都机灵,卖菜时还带了一小桶水,时不时将菜在桶里涮涮,有些带着根的,更是将根直接泡在里面,这样就算是一天下来,所有菜看着都是翠绿的,不少人在围着挑拣。

谢家今日不准备在家里做饭,谢景行就没有去凑热闹,而是看着大街两旁的卖吃食的店铺。

他们刚搬来文昌街时,家里的早食便是来这条大街上买回去。

不过,因为几乎都是谢定安一人出来买,买的都是些包子、豆花之类的,刚好双胞胎他们也喜欢,像是其他的面条、饺子、馄饨都是没买过的。

前两日谢景行听着谢定安和周宁商量过汤圆应该卖什么价,最后还是没有定下来。

他们还不清楚府城像汤圆这种汤汤水水的能卖什么价,虽然汤圆同面条之类的并不相同,可是腊肉汤圆和其他面条饺子一样,都可以作为正食,只是糖馅汤圆一般都被当做点心吃。

再不一样,也可以参考一下。

正街两边也有酒楼客栈,他们倒不至于进去酒楼里吃,本身他们店铺和酒楼的定位也不一样,自然要去普通的小店。

谢景行也不挑剔,在正街上随意挑了一间看着干净些的店铺,带着屿哥儿走了进去。

店铺是卖面和饺子的。

铺子里不是特别宽敞,是长条形的,挨着墙壁各摆放了几张桌子,里面早就坐的有人。

刚好还有一处空桌,谢景行便让屿哥儿先去坐好,又把双胞胎抱过去放在凳子上。

店家是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妇,汉子在煮面和饺子的大锅面前忙活,妇人便迎了过来,招呼道:“几位要吃点什么?”

既然是出来打听价格的,谢景行自然要问得仔细点,“店里面条和饺子都有哪些?卖什么价?”

他们是花钱买东西的,吃之前当然可以先问好价。

妇人也不嫌他多事,嘴角从他们进来就一直挂着热情的笑容,说道:“你先坐。”

然后才介绍道:“我们店里有面和饺子,素面五文一碗,当然若是嫌素面不够解馋,也可以往里面加浇头,浇头有牛肉、羊肉和猪肉丝的,牛肉、羊肉要贵一些,需要四文,猪肉的只需多加三文,大碗的另加一文。”

谢景行听着是比宁和镇贵了不少,但也可以接受,牛肉羊肉面九文,普通肉丝面八文,就看一碗的量有多少了。

妇人仍在说:“饺子也一样,有猪肉、牛肉和羊肉馅饺子,不过还多加了白菜萝卜馅儿的,客人要是觉得肉馅饺子腻味,就可以吃素饺子。”

这老板娘倒是会做生意,就是囊中羞涩的客人听她这么一说,也能大大方方地点碗素菜饺子或素面。

她又来回看了看谢景行和屿哥儿,说道:“少年郎看你的身量,若要吃饱,必须得吃大碗的饺子,大碗饺子十五个一碗,要十五文,这位小哥儿倒是小碗的就行,十个,只需要十文。”

最后她才问:“小郎君,你看你们要上些什么?”

谢景行思忖片刻,说:“牛肉、羊肉、肉丝各上一碗面,都要小碗。”双胞胎不一定能吃完一碗,剩下的他可以包圆。

在老板娘转身前,又说:“再下两碗牛肉饺子和羊肉饺子,都要小的,我们带走。”

老板娘脸上笑意更是热情,说道:“几位先坐坐,马上就来。”

谢景行将手里的饭缸递给老板娘,“饺子就装这里面吧。”

老板娘笑着接过,他们店里也不是没有来买了面条或饺子,然后端回去吃的,她早已见怪不怪。

老板娘没让他们干等着,让自己丈夫给他们煮着面,她便同谢景行等人搭着话,“我看小郎君几人面生,是才搬过来吗?”

这店铺是从上一辈手中接过来的,在这里开了好几十年,周围街坊邻居她都认遍了,这几个却都是第一次见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