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7(1 / 2)

加入书签

神追求吗?如果他们执意要这样做,不是更有利?”

祝世维猛地一拍手,确实如此,又不着痕迹地看了两眼谢景行,眼神复杂,他这弟子真是合该在官场里面混。

谢景行要知道了他的想法,怕是不赞同的,这件事情他能解决得如此迅速,不过是因为这刚好是他的专业罢了。

为了做出好的新闻、好的专栏,谢景行可不单只是深入虎穴,做了几年卧底记者,还花了大把时间,对国内、国外无论是知名,还是不知名的各种新闻、杂志、期刊进行了大量收集研究,其中的辛苦不足为外人道,如此他才能获得上辈子的成就。

既然已经决定好了,剩下的时间谢景行又跟祝世维详细介绍了办期刊要做的准备工作,比方说要选出负责整个策划、审稿、编辑、排版等工作的主编,要知道主编可是直接关系到期刊的品质和影响力,对与一本期刊是否能成功,极为重要。

祝世维刚听谢景行说完,直接就道:“这个不用选,除了天外居士,还有谁敢担任此职位?”

不等谢景行回话,就拍板道:“就是你了,到时我从旁辅助你,既不耽误你的课业,你也能把关期刊的总方向,或者你干脆挂个名,我帮你做那些杂事。”

祝世维完全不认为他作为老师,却反过来帮着谢景行做事有什么不对。

谢景行怔愣片刻,确实只有他合适,要将期刊编好,主编必须要有丰富的编辑经验,翻遍整个大炎朝,除了他,也再没其他选择。

“那就委屈老师做一下副主编了。”谢景行想清楚后,没有推诿,直接应承下来。

剩下的编委、编辑等人选就需要祝世维和黄娘子他们自己商量决定。

谢景行和祝世维花了快一整天的时间,将期刊的名称以及各个板块的大体框架先确立了下来,祝世维没有经验,全听谢景行的。

谢景行就将刚才自己思考的那些原模原样写下来,时间绝大部分都花在给祝世维讲解每个板块需要做些什么。

“文豪论坛”:刊登送到祝世维手里的名家大儒关于华夏诗歌的赏评及其他论述,以“文豪”为名,应该能让这些名家大儒满意。

“华夏诗歌半月评论”:刊登其他读书人的优秀评析。

“时事与新闻”:借诗议事,以华夏诗歌中的情感和意义为中心,论述当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大事件。

“法与人”:法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可却有不少人不懂法,那就以此栏目来科普大炎朝法律,让大炎朝百姓知法、懂法、守法。

“谈诗论情”:以诗喻情,可以借由华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当然也可以自己作诗,毕竟这里是大炎朝,不只是要将华夏诗歌流传,也要繁荣本土诗歌创作。

“地方百姓说”:这个栏目就是大杂烩了,可以刊登各地百姓心声,也可以由天下商行介绍各地的丰富物产,甚至是不同地区的物价,繁荣商业等等,应有尽有。

其中“时事与新闻”、“法与人”和“地方百姓说”是谢景行的私心,在这个期刊里面混有一些新闻报道,既有做回老本行的激动,又能为大炎朝百姓做些事情。

祝世维越听越兴奋,要是他真能把《大炎朝诗歌杂事谈》办好,他这一辈子也不算白活一遭,他也不用因为早早辞官而耿耿于怀。

两人商量完后,祝世维兴致勃勃地往外走,迫不及待想要同黄娘子商议,将人员确立下来。

这份期刊这般重要,一定先要牢牢掌握在大公主手里,才能将其利益最大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