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8(1 / 2)

加入书签

日一早,谢景行和寇准规到了考场外时,已排了很长的队。

一共八条长队,分别是按照八个不同的县城排列的,谢景行和寇准规排在队列中间偏后,很快人就到齐了,他看过去,有比他们队长一倍的队列,可比他们少的寥寥无几。

这么看来,八个县聚集到府城一起参加考试的学子,最起码该有五百人以上。

同样的流程,守门的衙役唤名、检查、搜身,互保的五人同去,廪生札志才作保。

府试可比县试查得更严,谢景行连头发都披散下来,一一被扒过之后,再重新扎回去。

幸亏自己在不傻后,着实练了几日,不然就凭周宁不放心他,天天要帮他梳头发的架势,他今日就得成为这里第一个扎低马尾的考生了。

谢景行想想自己扎着低马尾的样子,打了一个寒颤,真是想象不能。

摸了摸头上稳固的发冠,像这种现代古装剧里面常见的书生头,他倒是还能接受。

也许是紧张,也许是被衙役间肃穆的气氛所影响,整个考场检查的过程都极为顺畅,只有听到衙役简短的问话声,物品翻动的声音,以及考生们时不时的几句应答。

府试一共三场,不知其他人如何想,谢景行心里正好奇他们的主考官,在前任知府获罪的情况下,谁会来担下这个烂摊子。

不说其他,最起码考题得现出吧?

被带去位置上坐好以后,谢景行看着面前的一排排样式如一的桌子,难怪考棚那么大,五百多号考生每一个考桌前后左右都相隔三尺有余,也就是一米还多。

看来府试管控得极严,生怕考生作弊,不止外间检查更严格,连桌间距都这么宽。

很快考生一一入座,该轮到主考官训话了。

谢景行在第四排,距离主考官所在的位置不远,十米以内,一身青黑色袍服的青年人进来时,他看得清清楚楚。

这眉眼,谢景行一怔,若是脸再窄一些,眼睛再大些,线条再柔和些,不就和屿哥儿几乎一模一样?

其实安庭远和屿哥儿不在同一处时,只单看一个人后,再去看另外一个人,不会觉得他们俩长得很像。

可谢景行太熟悉屿哥儿了,记者出身的他,在人脸辨认方面又有着独特的敏锐,才能一眼看出两人的相似性。

不用再想,这位主考官大人,定然就是屿哥儿的大哥,英护侯世子安庭远。

应该是通州府下狱了不少官员,京里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出人来,他作为钦差,直接顶了上去。

安庭远面朝着府试的所有考生,所有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他没注意到其中谢景行的视线有何特别,简短几句训话过后,就示意考试开始。

府试和县试有处不同,那就是府试试题不再是用竹筒装好,事先放在桌面上。

为了防止作弊,主考官会当场默出自己事先拟好的题目,写在一张宣纸上,再由衙役贴在一块三尺长两尺宽的贴板上,举着在考场里慢慢走动,让每位考生都能见到考题,并抄写在试卷上。

府试只考三场,首场只有两道题,还都是作八股文。

第一题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出自《中庸》第十三章 ,全句是,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注)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