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7(1 / 2)

加入书签

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注

“生而知之者,上也。”注

……

很快谢景行就笑不出来了,只见祝世维铺开一张半米见方的宣纸,一手抓起笔,并不多做思考,提笔就写,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写了三十余道题出来。

笑容僵在脸上,谢景行语音干涩地问:“老师,这些题是学生之后十日的功课?”按照他以前每日三篇题目的课业,要完成这三十余道题目,需得差不多十日。

祝世维停下笔,捋了捋胡须道:“想什么呢?”

他不管谢景行僵硬的脸色,斩钉截铁地说道:“五日,五日后将这些题写好交给我。”

谢景行听他的口气就知,他已是做好决定,自己作为弟子,还能怎么办呢?

咬着牙接过写满题目的宣纸,谢景行无语凝噎,生受下了这三十余道题目。

祝世维看着谢景行敢怒不敢言的模样,满意地挑眉。

“行了,放课。”祝世维冲他们摆摆手,“你们自去吧,我先看看这些诗。”

谢景行还被作业大山压着,提不起心笑祝世维那着急的样子,反倒是屿哥儿,将书在桌上放好,抽到谢景行一旁,悄悄说:“祝爷爷连饭都不吃,未免也太急了。”

他才不急,午后将谢哥哥送回家后,他再过来将这些诗全部誊抄回去,等过两日黄娘子往京城送消息时,一道给家里父亲、兄长送过去。

谢景行将课业拿在手里,和屿哥儿一道出了课室,心里思虑起自己昨晚默好诗后的小动作。

诗稿他虽没排序,可却将杜甫的几首诗特意放在了一起。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注

盛世与不公做对比,更让人触目惊心。

虽有几首诗是描写战乱,可其中部分诗句用来描述被税收翻倍逼迫的三省百姓,可谓是入木三分。

至于祝世维和黄娘子会不会注意到这几首诗,谢景行完全不担心,他都差不多将答案摆在他们眼前了,以他们的政治敏锐性,或许过不了一两月这几首诗就能传遍大江南北。

搓了搓手指,有点想念握着笔杆子的感觉了。

屿哥儿跟出门后,偷笑着看他,“谢哥哥,你就不奇怪祝爷爷为什么突然给你布置这么多课业?”

谢景行收回思绪,“怕我懒怠?”前段时间,他确实是将太多心思放在了与学业无关的事情上。

税收翻倍导致周家村情况的转变,占据了他绝大部分心神。

看来谢哥哥是完全没想起他曾干了什么,真迟钝。

屿哥儿摇摇头,“不是的,祝爷爷一直都很满意谢哥哥的学习进度,我听他私下里和管家爷爷夸了很几次你的进步,也都是赞你用功刻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