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6(1 / 2)

加入书签

“你们待在宁和镇里,还不知道外面情况吧?”身着蓝衣男子已经吃完了汤圆,却没离开,听着众人闲谈,这时才插话,又问大家。

“唉,快别吊人胃口了,你快说说,外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坐在他身旁同一桌的客人,用筷子敲了敲碗,催促道。

那男子说:“着什么急,我正要说呢。”

看所有人都将目光投注在他身上,男子瞅了瞅袖口,继续道:“我们宁和镇,不,应该说是中兴县还好,临山、临水,实在没吃的了,往山里一钻,也能勉强填饱肚子,辛苦一年,反正税收只这一年翻倍,明年就正常了,心里有个盼头,日子也还过得去。”

“是啊。”有客人赞同道,又感叹说:“以前旁人指说中兴县穷山恶水,可是灾荒和战乱年代,这般穷山恶水的地方才能救下命来啊!”

“可安平省不少地方,却没我们这条件,那些家里实在贫困的人家,为了活下去,只能卖儿卖女,听说,牙行里人市可热闹了不少!”那一开始吊人胃口的蓝衣男子也没再闲扯其他,直接说。

“什么?”

大炎朝建国后,治下百姓算得上安居乐业,先皇时期,可是号称全天下都见不着一个乞丐,这足以表明百姓们日子过得好,不说极为富足,却也都是饿不了肚子的。

再加上人口本就受重视,家里能添丁,高兴都来不及,极少有人家能舍得将子女卖出去,也难怪大家这么惊讶。

“大炎朝开国后,卖儿卖女已经少有了,这是造了多大的孽啊,还祈福,我呸!”

“太后母子两不是啥好东西,可皇位上坐的那位也脱不了身,若不是他懦弱无能,会纵得太后母子两这么肆无忌惮吗?”

“嘘!”还是有稍微理智些的客人,示意大家都小声些,虽然不以言治罪,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高声喝骂皇家,被有心之人告上去,官府随便找一个聚众闹事的罪名,就可以压着大家挨板子。

众人立即反应过来,噤了声,心里生出后怕,赶忙结账走人。

谢景行面无表情地过去收拾碗筷,屿哥儿也过去帮忙,跟着来来回回,偶尔悄悄抬眼偷瞄谢景行的脸色。

看他忙完了,屿哥儿才扯扯他的衣角,“谢哥哥,你别全听他们的,皇……泰安帝,我曾听人说,他人可好了,会抱着小辈念书,还会给小辈做些风筝这些小玩意哄小辈开心,也没有皇帝架子,甚至会让小辈骑在脖子上玩。”

屿哥儿本想说皇舅舅,立即反应过来,改了口,生怕谢景行不信,还又说了句,“真的。”

这些都是泰安帝对他做的,他绝没说谎。

背着人时,泰安帝甚至比长公主府的人还宠他。

谢景行蹲下身,看着屿哥儿,“我相信你说的,泰安帝是个很好的人。”

他勉强牵起嘴角,“可屿哥儿,好人可不一定能做个好皇帝。”

第069章

谢景行和谢定安几人坐在马车上,不到一个时辰就从宁和镇到了周家村村口。

原来的牛被周广德牵去下地了,夏收过后就是夏种,有牛翻地,干起活来会轻省很多,等把地翻完后,就要种玉米、花生和大豆这些粮食,田里水稻也要移栽,夏种也不清闲,关乎秋收的收成,庄户人家都是小心仔细着。

田里一年到头的总收成中,秋收要占差不多基七成,容不得粗心。

尤其是今年税收翻倍的特殊情况,周家村人恨不得长在地里,今年是再也不想着卖粮,换回家里吃穿用度的银钱,能收紧裤腰带,填饱家里人肚子,就已是极大的好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