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1 / 2)

加入书签

,还有跟在她身后的纪则临。

纪书瑜喊了闻月一声,追着狗玩闹去了。

纪则临走向闻月,自然而然地和她打招呼:“闻小姐今天来得早。”

“学校没什么事,我就提前过来了。”闻月保持着礼貌。

自从上回在庄园见过面后,闻月已经有半个多月没碰上纪则临了,他大概工作很忙,她来给纪书瑜上课的时候鲜少碰上他。时间一久,她一度怀疑是自己想多了,但再次见到他,她还是下意识地警惕起来。

“我这段时间出差,都没什么时间管纪书瑜,她还听话吗?”纪则临问道。

闻月点点头:“书瑜挺听话的。”

“那就好。”纪则临说:“她之前皮得很,跟着你学习的这段时间,安分了很多。”

“书瑜之前只是没有伴儿,才会想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有人多陪陪她就好了。”

纪则临颔首:“这的确是我这个做舅舅的失职了。”

闻月客套道:“纪先生工作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闻小姐倒是替我想好了托词。”纪则临低头看了闻月一眼,片刻后似是无心地提了句:“今天任骁来公司找过我,和我说了他最新设计开发的一款软件。”

“文·译?”

纪则临点头:“看来他和你提过了。”

闻月苦笑了下,任骁果然并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一意地想开发文学翻译器。

纪则临从她的表情中看出了端倪,心里有了底,遂说道:“他的想法是不错,只是……并不可行。”

闻月看向纪则临,纪则临从容道:“‘文学翻译器’听上去很有噱头,但是并不实用。喜欢文学的人更注重阅读体验,他们不会用翻译器来阅读作品。而会用翻译器看书的人也并不是打从心底里喜欢文学,‘文学翻译器’这个噱头不会比其它的翻译器更有吸引力。”

“而且……”纪则临看着闻月,眸光微微一闪,接着说道:“我认为翻译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层面的转换,尤其是文学翻译,需要译者对原作进行彻底的解构和重筑,这一点人工智能还做不到。”

闻月听多了人说翻译是“寄生的艺术”,没想到纪则临却能理解译者的工作。她双眼微亮,问:“纪先生觉得译者也是创作者?”

“当然。”纪则临回道:“虽然翻译要遵从原作,但翻译的最佳状态绝对不是异化成翻译机器。同一本书,不同的译者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是不一样的,这也是阅读不同版本译作的乐趣所在。”

纪则临这么说并不单是为了取悦闻月,家里有个从事翻译事业的老太太,他多少耳濡目染,也知道这个行业的不易。

虽然他是个商人,看重利益,但也知道这个社会不能只有物质,还需要有人去创造精神财富,因此对于文艺工作者,他向来是敬重的。

“我还以为,纪先生也觉得译者的工作早晚有一天会被人工智能取代。”闻月说道。

纪则临抓住了她话里的“也”字,轻轻一哂,开了个玩笑说:“人工智能并不是百分百完美的,它也不能保证不会把‘the Milky Way’翻译成‘牛奶路’。”(注)

闻月听到这话,脸上不自觉的浮现出了笑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