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0 章 灭楚03(1 / 2)

加入书签

人在什么时候会破防?

当然是被说到弱点的时候啦。

若是有人辱骂美人貌丑,圣人不贤,巨贾家贫,这些人兴许只会笑笑,并不在意。

但你要是对楚人说他们生活条件不好,大王昏庸无能,那楚人是真的会急眼,暗中破防,因为你说的大实话戳到楚人肺管子上了!

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秦燕双方已经是明牌开始打了,项燕几乎动员了楚国全国的士兵,试图用战略纵深的打法击退秦军。

所谓战略纵深,就是将整个楚国的三千里疆域全部作为战场为这些军队提供战略性的空间范围,增加战争的灵活性。楚国地大物博,如果是带着一十万军队的李信,面对这项战术可能会感到很头痛。但王翦不是李信,这位征战沙场的老将自有破敌之法。

秦军又不是没有这个实力,你战略纵深,我就带着六十万大军将序列展开到最宽,王翦打仗向来求稳,不搞花活,不秀操作,直接平推,赤裸裸明晃晃地和你正面硬刚。

王翦高筑壁垒不出门迎战一则是为了消耗掉楚军的耐力和警惕,一则是两军对峙期间方便秦国间谍在楚国游走劝说,搅动人心,当然,还有一点原因几乎被所有人给忽略了。

就连历史上的李信都没有注意到。

那就是楚地气候湿热,和秦地有很大不同,除了边境的南境士兵,其它地区士兵的身体都或多或少有点不适应,产生呕吐,腹泻,恶心等现象,需要修整。

总而言之,秦人驻扎在陈地之地的这段日子里,日子过得非常不错。

但姜珂的到来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加不错。

姜珂跟在王翦身后,边走边说:“王将军,我这次来,除了油糖和粮食外,还带了一些香料。”

八角茴香香叶桂皮之类的,原本是姜珂在地里种着玩的,所以数量不多,但香料本就不需要大批量使用,节省着点也足够了。

王翦以为她带的这些香料是用来治病的,没想到姜珂又补充道:“增香。”

王翦:“增加这么多香气有甚作用,难不成还能用香料来香死楚人吗?”

这时的贵族,无论男女,皆有以缨佩戴容臭,也就是香囊的习俗,其中楚人最甚,屈原的很多篇赋中都有提到椒桂木兰等香料。

但这是在军营,就不用这么风雅讲究了吧?

姜珂:“也能。”

王翦以为的香味,是容臭香囊的香味,姜珂要利用的香味,是羊肉萝菔汤的香气。

有些招式,无论重复多少次,管用就行。

这两日军营的天气不太好,刚下完一场小雨,薄暮冥冥,寒意渐起,环境里弥漫着一股湿漉漉的气味。

秦人训练有素,秦军修筑的壁垒又坚不可摧,森严整肃,坚固程度堪比大梁城墙,楚军试图攻破过几次,但都被秦孥给打回来了。

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过,楚军本就萎靡不振,心情低落,连训练都提不起

来力气,好不容易熬到用飧食的时候,寻思吃点饭补充一下体力吧,结果秦军营垒中升起阵阵炊烟,偏又上天助秦,刮起长风,吹得整片平地都弥漫着秦军的羊肉味。

饿了一天的楚军终于闻到了对手的饭香味。

没关系,问题不大,稻饭鱼羹,果蓏嬴蛤,我们的军粮也很好……好个屁啊。

又不是顿顿都能吃鱼汤和稻饭,平时吃的还不都是用粟米焙成的糗团,又干又硬,噎得脖子都能伸出十里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但楚军也都是犟种,他们一直坚信你秦军再厉害伙食再好还能天天烹羊煮牛,顿顿都有肉吃?

姜珂:还真能。

连续半个月了,秦军营帐里每天都会散发出食物的香气,说来也奇怪,不光有肉羹的香气,水果的香气,还有类似于饴饧的甜香味,种类齐全,各种各样的霸道香气直往楚军鼻子里面钻,每天都不重样,香得他们那叫个抓心挠肝,心烦意乱啊。

不是,这才六月,果树刚刚开花,还未结果,你们秦军哪里的这么多橘、萘、桃果的香气?而且闻起来清新甜香,从气味来看,必定是品质上乘的果子,在楚国,这些都是要进贡给王公贵族的果子。

你们秦人不是公认的法律严格,压迫黔首吗?怎么现在生活水准这么好了?

楚军士兵们在这股香气的引诱下从开始的狂躁到恨不得撕了秦人到最后的绝望摆烂。

实际上,秦军的伙食还真没楚军想象的那么好,破天荒吃顿肉,其它时间也是粟米酱菜,但为什么能产生这么霸道的香气呢?

因为……科技改变生活啊。

“嗯……”姜珂选来选去,最终从超市里选出来两盒鸡肉膏味的“一滴香”交给庖厨,让他们去楚军能闻到味道的地方加水熬汤。

一滴香是一种化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一吃一个不吱声。

当然,以古代人的身体素质分解不了这些科技与狠活,所以这些汤并没有给秦军喝,但可以反复加热,重复熬制。

入乡随俗,姜珂告诉大家这是大司命赐下来的神迹,在楚国习俗中,大司命掌死,少司命掌生,因此听了这些话后,谁都不敢对这些“神汤”起觊觎之心了。

毕竟和羹汤相比,还是自己的小命更重要。

特香一号,标签上的广告词是一滴香,香飘百米。

大聪明姜珂:既然一滴都能香飘百米,那我倒一瓶,岂不是整个陈地都能闻到香气?

当然,姜珂的这个说辞能骗到普通士兵,但却骗不到王翦,他问:“这是你从鬼谷带来的物件吗?”

姜珂没有隐瞒,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