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78(1 / 2)

加入书签

么对标的应是兵部尚书。

但如今的兵部尚书位置上自然有人。

小皇帝当朝说大司马是实职,兵部尚书杨惟瀚险些没有暴跳起来。

还好他为官多年,涵养也够,勉强忍了下来。

杨惟瀚在朝中也是树大根深,大学士邢元渡便与他结为儿女亲家,在殿上连连给他使眼色,也暗示他先忍耐下来,容后慢慢计议。

这一通眉眼官司,也不知隐于帘后的谢太后有没有看到,但站在群臣首位的摄政王却正好侧身回头,貌似正在打量立于殿中的盛节度使,实则将邢、杨二人的小动作也看得分明。

盛节度使入城觐见时,方值会试已毕,结果未出之际。

摄政王李重云本来听说谢太后瞒着诸人耳目、暗中亲赴敌营,谈妥盛节度使觐见之事的交换条件,气得七窍生烟;但谢太后回宫之后立刻召见他,当头向他抛出的炸弹却一个接着一个,炸得他一时间都不知该把头脑先用在哪里的好。

“娘娘凤体尊贵,怎可轻赴险地?!”

在谢太后通知他“我已与盛节度使谈妥交换条件,他愿意循旧例入城觐见皇上”之后,李重云的第一反应,竟是这句气急败坏的质问。

他也是关心则乱,一时间忘了拿出尊敬的态度;但谢太后却不以为忤。

因为她紧接着便丢出了第二个炸弹。

“我欲拜盛使君为大司马,留其在朝中任用。”她说。

李重云:“你不会以为朔方肯这样就算了吧?”

谢太后怡然说道:“我可以封盛使君之堂兄盛应弘为朔方节度副使,代掌朔方事务。”

李重云一怔,很快品味出一丝异样来。

“盛应弘?”他若有所思道,“此人能力平平,若是留在朔方,倒可以给盛应弦拖一拖后腿……”

谢太后哑然失笑。

上一世的亲兄长盛大郎,在这个剧本里变成了隔房的堂兄,能力值好像也随之下降了许多。

盛应弘本来虽然能力并不惊艳,但也勤恳踏实,于细务方面处理起来也颇为得心应手。

也不知这个剧本的编剧是不是喜欢给这些男主身旁的配角降智来表现男主们的惊才绝艳,盛应弘在这里的评语也只得“中平”二字,于军务一道更是半通不通;如今只靠着年龄得了节度副使一职,且不说他能不能接得下朔方那一大摊子事务,就是朔方军内部,或者盛家家族内部,不服气他的、做起梦来想取而代之的,也大有人在。

谢琇:虽然坑盛大哥一回颇不地道,但眼下的头等大事是把弦哥留在京城!盛大哥,你就顶在前方抗一抗火力吧!

不过表面上自然不能这样讲,她做出高深莫测状,等着李重云自行脑补完成。

李重云的确在思考之后,觉得这一计虽然简单粗暴些,倒也不失为釜底抽薪之策。

因此他的气恼平息了一些,转念又道:“……杨惟瀚那老匹夫是不中用了吗,你要这么急着拿掉他?”

谢琇笑了笑,向着他当头又丢下了——第三颗炸弹。

“邢元渡涉及本科会试舞弊案,我正欲查办,奈何他在朝中树大根深,一时间却也多有顾忌……正巧杨惟瀚与他是亲家,同气连枝,平日为官又不清白,索性趁着盛使君这道东风,连他一起拿下,先断邢元渡一只臂膀,岂不干脆?”

李重云:“……”

他简直难以置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