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99(1 / 2)

加入书签

险的时刻同进同退、同生共死,是吗?

今夜北陵大军虽然遭受重创,但暂时依然未从城外退兵。作为监国太子,他还有几乎一万件事情要做。

可是他却还逗留在这里,死死抓着她不肯放手,更不肯把她交出去,愤恨难消地瞪着面前盛名在外的盛六郎,乖戾又尖锐地笑道:

“呵,我竟不知,光风霁月的君子盛如惊,竟然私底下一直怀着这么阴暗的心思——谋夺人.妻,哈!你的君子之道呢?你的圣贤教诲呢?你的道义礼法呢?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他看得出来,盛六郎是真的悲痛万分。

那永远挺直的背脊,如今却深深地垮了下去。那始终如松如柏,风骨铮铮的身躯,如今却犹如坍塌的高塔,跌落尘埃,残砖碎瓦,只余废墟。

他跪在地上——不,现在几乎可以说是半伏在地上了,因为他执拗地要把她那只冰冷苍白的手贴到他自己的脸颊上去,而那只失去了生命的手却一再往下滑,他竟然也好似失去了浑身的力气,几度都握不住那只手了。

盛如惊曾经身入刑部大牢,曾经在千军阵前驰骋,曾经在朝堂之上与朱紫高官对峙,亦曾如今夜一般,于万千人之中,取对方上将军之头颅。

但是,无论他有着怎样的际遇,要面对的是多么巨大的危险,他永远是清正的,坦荡的,光明的,英姿勃勃,潇洒磊落,有竹之秀颀,亦有松之风骨。

可是现在,他坍塌成一堆废墟了,就像是永固寺的大琉璃塔那样,身上镶嵌的灿烂夺目的琉璃瓦开裂、剥落,内里砖砌泥塑的半身都塌陷下来,片刻之间,就变成了断壁残垣。

然而晏行云看到这一切,却并不满足。

他发现自己原来竟然恨极了面前这个人。

并不是因为盛六郎一直不肯与他联手,而是因为——

盛六郎慢慢地直起身来。

他凛然回视着晏行云。

虽然一身狼狈不堪,脸上混着血与泪,有一道一道的灰土,使得他看上去几乎零落委顿到了泥地里;然而刚刚那种被巨大的悲恸击垮的脊骨,仿佛又能够挺直起来了,贯穿了他的身躯,重新把他支撑成了如同一座庙里端严的神像那般凛凛生威、顶天立地的人物。

盛六郎坦然自若地直视着怒不可遏的晏行云,似是要一直看到他最阴暗的内心深处去;然后,盛六郎开口了。

“因为,从一开始,就是我先与她相识的。”

“上一次,这一次……不管哪一次,先与她相遇的,都是我。”

“我们……志向相通,心意……亦是相通。”

“可以一起生,一起死……”

盛六郎说到这里,忽然哽住了。

他难耐地低下头去,喉结快速地滑动着,仿佛胸中有万般情绪,须得用尽了浑身的力气,才能够压抑下去似的。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又开口说道:

“……但我明白,她耗尽最后一线生命,也要把我带回来,不是为了让我自刎在她面前的。”

“正如假若今日死的是我,我也希望在我死后,她能好好地活下去,活得尽情肆意,做一切她想要做的事……”

“因此,我也不会死。”

“我要珍惜这条残命的余生,因为这是她艰难地保护下来,送给我的。”

“这样的话,倘若有朝一日,我到了黄泉,或再与她重逢时……”

“我才能堂堂正正地对她说,当初她拼尽全力为我周全的这半生……我并没有辜负。”

一颗眼泪滑过他俊朗正气的面容,砸进了他面前的尘埃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