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58(1 / 2)

加入书签

迢不可飞渡。

他的右手不自觉地慢慢紧握成拳,揉皱了掌下的那一片衣襟。

仿佛在辽远的记忆之中,正有一位眉眼飞扬、身形灵动的小娘子,撑着一叶莲舟,从藕花深处荡来,长篙一挑,便将一颗绣球遥遥向着他抛过来,眉目含笑里,含着深深的期许。

当绣球落进他怀中的那一刻,湖上有人正在唱着一支采莲曲。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

第365章 【第五个世界千里光】110

自从晏行云被认回, 还在后宫养病的永徽帝承认了他身为“皇长子”的身份,并立他为太子,命他监国之后,新太子雷厉风行地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首先, 他宣布了刑部和大理寺对“仁王遇袭案”的调查结果。

……竟是张皇后和仁王, 眼看仁王在永固寺大琉璃塔坍塌之后声望江河日下, 而相对地,晏行云这颗彼时的“遗珠”却贤名日渐远播,故此铤而走险,一手策划了“仁王遇袭案”,想陷害皇长子入罪, 这样一来圣上就只能立仁王为太子了!

所幸圣上并没有被蒙蔽而酿成大祸,在北陵大军推进至太平府外、气急攻心而病倒之后,在病榻上痛定思痛,终于想清楚了这其中关窍, 急命吏部侍郎石永明等人奉口谕去刑部大牢迎请皇长子入宫。

而张皇后不甘心阴谋暴露、就此失败,意图封闭宫禁、关押重臣, 强迫朝臣推举仁王为太子。

幸好皇长子夫妇及时赶到, 率领忠心的勤王之师,解除了圣上之危, 剪灭了张后叛乱。

如今北陵大军已压至太平府边界一线, 而太平府境内多平原、少山地,即使有山, 也多是小山丘,几乎无险可守。

新太子虽贤明, 又有收服人心的手腕与处理政务的能力,但一时间亦是忙得有些焦头烂额。

晏行云将后宫诸事暂且托付于钟贵妃署理, 被张皇后压了许多年的钟贵妃很是喜悦。

由于北陵大军迫近中京,永徽帝又沉疴不起,新太子的册封仪式被迫推后了。自然,太子妃的正式册封也就没有下来。

不过,新太子伉俪很快就从庄信侯府搬入了东宫,这固然是晏行云为了让自己的太子头衔看起来更名正言顺、无可挑战一点,但这也使得谢琇有点气闷。

……无他,现在她要出个宫都不太方便了,虽然晏行云给了她一块腰牌,但出个门还要在家里先走两三里地的感觉,实在有点糟糕。

而且,钟贵妃深知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谁那里得来,非常懂得处事进退之道,宫务方面的事情,稍微大一点的,就要主动拿来东宫和谢琇商量决定。

谢琇:“……”

我不是来宫斗的,我们格局打开一点,我是来打中京保卫战的啊!

而且在宫里呆了一阵子之后,她的直觉也渐渐地让她对一些重要人物产生了一些自己的判断。

这个世界的NPC资料也很缺乏,譬如钟贵妃,在原作中只不过是几段话的篇幅。但谢琇和她接触得多了,才发现她也是个聪明人,至少比杜贵妃聪明得多,才会在张皇后与杜贵妃的夹缝之间一直平安生存至今,并且看起来将会变成笑到最后的那一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