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8(1 / 2)

加入书签

就在“天南教”掀起的“中京之乱”被平定后落下帷幕。

谢琇还记得在故事的结尾, 盛应弦最终捉到了“天南教”的教主秦定鼎,经三司会审后押送刑场枭首;但临刑前,秦定鼎仰天长笑,大呼“你们都被骗了”, 口口声声说着“达官贵人与升斗小民也没什么不同,世人都是一样愚昧, 你们以为自己得到了胜利, 但其实只不过是被假象蒙蔽了”,最后喝下一碗断头酒的时候, 还高声吟诵一首断头诗曰:

“生者百岁, 相去几何。

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何如尊酒, 期之以客。

天意巍巍,风云渐过。

倒酒既尽, 杖藜行歌。

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这首诗里暗含了“天南教”的“天南”二字, 作为“天南教”教主之死的注脚,是再适合也不过了。

但秦定鼎长声吟完这首诗之后,就闭目待死,一个字也不肯多说了。也因此,读者讨论的焦点之一,就在于“天南教教主死前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有人认为那是秦定鼎死到临头还嘴硬,暗示“天南教”杀之不尽,还有余孽未曾完全清除干净;也有人认为那是作者在暗示主线的夺储之争依然没有画上句号,胜者尚在未定之天。

就凭着原作最大BOSS临死前的这一番似是而非的话,读者们竟然就推测出了作者或许还要再推第二部 、第三部作品,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系列的目的。

这个问题,谢琇在出任务之前也曾经询问过时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是“作者的确有这个意向,但还在写作中,不知何时才能推出第二部 ”。

因此,她记得自己当时还和那位沉迷破案的纪折梅 v1.0小姐姐,有过以下对话:

谢琇:“……所以作者是打算写成什么?盛公案?”

V1.0小姐姐:“不,按理说这个姓氏应该用京兆尹的或者是刑部尚书的吧……在原作里,京兆尹不怎么出彩,那就应该用刑部尚书郑啸的大名,‘郑公案’?”

谢琇:“可是,你见过包公案的男一号是展昭吗?或者狄公案的男一号是李元芳?”

V1.0小姐姐:“……不,没有。”

V1.0小姐姐:“好吧,或许你是对的,的确应该称为‘盛公案’。不过这个‘盛公’也太年轻了一点……是‘盛六公子’的‘盛公’吧……”

谢琇:“……”

到了现在,她很想说,哪里有把自己快要作进刑部或者云川卫大牢的“x公案”男主角啊!

包大人也好,狄大人也好,受了再大的磨折,充其量也就是个挂冠去职,怎么可能还会把自己弄进深牢大狱里去!

谢琇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烦躁得直想抓头发。

按理说,关于那枚私印的历史,让盛应弦去查是最适合的,也很方便。可是现在,就碍于他们不知道盛应弦何时会被下狱,他一旦进了大牢,再想要去翻旧档、查前事,就没那么容易了!

谢琇想了想,还是决定用一下反派的嘴脸,问道:“若你拒不配合的话,皇上会真的命人强行把你拘捕起来,投入大牢吗?”

盛应弦:……?!

他一瞬间惊讶得睁大了眼睛,压根没想到小折梅思考了半天,问出来的却是这么一句大逆不道的问题。

他愕然之下,完全没经大脑思考就脱口而出:“皇上即使能容我,我又怎能无视律条?!执法者打破规则,这是最糟糕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