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1(1 / 2)

加入书签

很多便利,但“善蹴鞠”这一项,也并不是只会一点轻功就能踢得好的——至少谢琇可以借助轻功之能在半空中来个漂亮的倒勾,但她在地面上跑动中踢起球来,最多只能勉强盘带一两下,依然控制不好球路。

但现在完全是盛应弦的主场。

他控球的技术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那只绣球被他高高踢起,飞行路线还改变了,但他举重若轻,一点吃力之色都没有,轻轻巧巧地在空中一扭身,跃向他看好的下一个落点,人未落地,就又伸足垫了那绣球一脚;继而轻盈落地,双腿或直或屈,连续颠球,左右倒换,最后将那只绣球控稳在自己脚下,再用右脚足尖灵巧一挑,将那只绣球向上挑起,右手一把揽在手中。

谢琇:“……”

若不是现在她手中还有根长篙的话,她现在就要拍烂自己的双手,狂喊“好球!”。

盛应弦将那只绣球揽在自己右手中,夹在右臂与腰间,含笑望过来。

今天他穿了一袭天青的袍子,淡色衬着七彩的绣球,对比格外明显,却更显得他剑眉星目,英俊挺拔。

虽然那只绣球是湖畔绣楼上的十七小姐抛下来指名要给他的,但他停下脚步以后,第一眼却投向遇仙湖中的那只采莲小舟。

偏巧这时,湖中荷花最盛之处,一艘装饰华丽的大船从中撑了出来。

或许是事先约定好的时辰已至,那艘船头,正正坐着几名乐师,更有一位打扮成采莲女的妙龄小娘子,俏生生伫立在那里。

而那小娘子身后还立着一人,清了清嗓子就扬声喊道:

“吉时已至——采莲结缘——以成佳偶——”

那人拖长了声音,喊得端的是一咏三叹,就像是席间吟诗的调子一样。

但他的尾音倏然消失在了半空之中。

满湖寂静,只有船身破开水面、船桨拨动清波的声音。

湖上并不是只有谢琇所驾的这一艘莲舟,她在跳上小船逃离岸边时,前面已有一二十位小娘子已驾舟离岸,向湖心驶去了。但刚刚岸边与湖面上发生的一番激斗,使得那些不明真相的小娘子们都被吓得狠了,纷纷撑船远远避开,此刻即使湖面上恢复了正常,一时间也很难再重新赶过来。

因此,那艘大船最先遇上的莲舟,就是谢琇这一艘。

先前喊话那人也很乖觉,觑着船头接近谢琇这艘小舟时,已然抢先扬起了声音,语气极为礼貌客气,道:“敢问小娘子……此处发生了何事?”

谢琇微微一怔,回头望了一眼大船的来处,觉得他们之前应该是按照仪式的规矩,藏于芦苇深处,到了时辰再转道由荷花丛中驶出,因此错过了之前那精彩的一幕争夺战也未可知;于是她稍微思考了一下措辞,答道:“岸边发生了一些事情,曹家小姐抛绣球的过程稍有阻碍……不过现在已一切无事啦。”

那人闻言张望了一下岸上,自是很快看到了右臂下夹着那只绣球的盛应弦——因为在他开始展露他的蹴鞠技巧的时候开始,围在他四周的人就已经纷纷闪开,以防被他的腿脚误伤;现在他拿到了那只绣球,周围的人也就没有再围上去,因此他站在人群的正中央,身周是一片真空地带,衬得他格外器宇轩昂,身姿英挺。

那人不由得赞叹了一声,但转回视线之后,他望着湖上的莲舟寥寥无几,不像往年庆典时那样多得能铺满半个湖面的异状,还是深深叹了一口气。

“这可如何是好……小娘子们多半都还在岸上,但吉时已至……”他嘟嘟哝哝地苦恼道。

谢琇耳朵尖,自然也听到了。她不知道盛应弦接下来有何安排,但以盛应弦的为人,他并不会为了办案就把整座城镇的百姓们都搅得天翻地覆;于是她灵机一动,道:“吉时已到,那么你们应当要做什么?”

那人道:“应当奏乐,唱采莲曲,欢送小娘子们登岸相看有缘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