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41(1 / 2)

加入书签

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他们不想打仗,也不想封侯拜相,只想过好简简单单的小日子,只有过了好日子之后,才会对儿女的未来产生期待。

以前知识被世家把控,百姓愚昧也就罢了。

可如今阿婉的秦岭却奉行将知识教授所有人,房前屋后,街头角落,但凡有空地的地方,秦岭弟子都能支开摊子教授学生,莫说一心向学的孩子们了,就是那些老汉,只要愿意都能站在旁边听上一下午,习得两个字来。

民智开化,带来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能看的出来,需要时间去验证。

未来整个北方会变成什么样,如今问阿婉和郭嘉,他们夫妻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目前为止,夫妻俩还是以民为主的。

短短半个月间,千机弩散如满天星,散的到处都是。

时不时听说某地无良长官被死士用一种小型弓弩射杀,要么就是流民中一些有志向的人,拿着千机弩去自己知晓的大人跟前投诚去了。

总归,不过个把月的功夫,这千机弩就进了扬州,最终被奉到了周瑜面前。

“禀报大督,据探子来报,此弩也在荆州出没。”

周瑜接过千机弩,弓弩本身与配套的小箭一应俱全,周瑜将小箭装入箭匣,对着远处的稻草靶子射出,只听见‘咔哒’一声,箭矢迅猛冲射而出,直接穿透远处的稻草靶子,不仅将靶子本身穿透了,还深深的扎在了后方不远处的泥土里。

可见这千机弩的力道有多大。

且千机弩小巧,可藏于袖中,若在人群中猛不丁地抬手射出一箭,还真叫人防不胜防。

孙策可不就是因此被刺杀的么?

到现在还躺在床上起不来身呢,毕竟那箭矢角度巧妙,恐怕是伤了心脉。

周瑜眉心蹙紧,倒是旁边孙翊忍不住了,接过千机弩就嚷嚷道:“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个千机弩的?”

“禀告将军,此弩乃是一本地商户进上。”

“那商户呢?”孙翊又问。

“正在帐外等候。”

许是早就意料到会被宣见,在外接见的小官员压根没想过让商户离开,而是将人扣着,只等着里面宣见,所以孙翊一问,官员便带着商户往主帐而来,等里面宣见的时候,他们便立刻抬脚走了进去。

商户说是商户,实际上穿着也就比普通流民好那么一点儿。

倒不是说家中拮据,而是这般穿着也算是他的保护色,不容易引起山匪的注意,当然,这也只是心理安慰罢了,山匪也自有一番识人的本事。

商户头一回进军营,扑面而来的肃穆感让他两股战战,走路的时候都觉得膝盖发软。

士农工商……

他的身份在这大帐中是最卑贱的。

所以到这里面只觉得有种天然的压迫感,让他心中愈发沉甸甸的,以至于看见周瑜与孙翊的时候,他双膝一软,整个人就五首投地,行了个跪趴大礼。

若是往常,孙翊定要大声嘲笑一番,可如今却没那心情了,只大步走过去,拎着商户的胳膊‘唰’得一下将他扯了起来:“行了,少做些虚礼,快说说,这弩你是从哪儿得来的?”

“小的回禀将军,此物乃是小人行商从益州获得,此物当时乃是在一孩童手中,那孩童抱着此弩如同小儿抱金砖于闹市,小人见他又瘦又小,着实可怜,便要他将弓弩给小人,而小人则带着他到了豫州边境的一处小城,叫他自谋生路去了。”

至于为什么要将孩子带到豫州去。

那便不言而喻了。

这走南闯北的商户,谁不知道豫州那边才是真有教无类呢?就连他自己的孩子,也送到豫州去读书了,也只有豫州,他的孩子才有资格读书。

而且豫州那边有育婴堂,那种无父无母的孤儿,只要有育婴堂愿意接收,就能进去得一瓦遮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