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3(1 / 2)

加入书签

往江东。

于是他骑上马,头也不回的跑了,包袱里只带了一些银钱,还有几套衣裳。

“长兄此次一别,恐怕此生再见艰难了。”

诸葛亮望着那道身影消失,幽幽的叹了口气。

他手里牵着自己的大弟诸葛均,两人目送兄长离去,孝期还未结束,兄长便已奔赴未知的前程,诸葛亮心知诸葛瑾仰慕孙策,只孙策如今还在守孝,如今诸葛瑾会去哪里,便是诸葛亮也猜测不到。

“二哥,回吧。”

诸葛均拉了拉诸葛亮的手。

大诸葛章氏是在诸葛亮三岁的时候过世的,那时候诸葛均刚刚出生,家中无主母,诸葛珪又忙于政务,所以家中大小事务皆由诸葛瑾来处理,等终于小诸葛章氏入了门,诸葛瑾又被诸葛珪亲自带在身边教导,以至于诸葛均从小便与诸葛亮更加亲近。

如今诸葛瑾走了,他虽然怅惋,却没有多少离别之伤。

毕竟现在这个世道,分道扬镳似乎都显得极为寻常。

大丈夫不被亲情绊住手脚,大丈夫不阻碍他人前途,所以诸葛亮和诸葛均两人送完了兄长后,回去脸色平静的投入了学习中,反倒是诸葛章氏和两个诸葛小娘子躲在房里哭了半天。

兔舍中的兔出窝的数量越来越多,有时候阿婉过去看兔舍,都会产生一种若是这个兔舍哪一日出了事,这些兔跑了,恐怕东郡要面临兔灾了,这样的想法。

不过,好在那些部曲们,还有他们的妻子们,对兔舍格外的重视,以至于兔舍十分的安全。

天气渐渐冷了下来。

阿婉连忙将攒下来的兔毛全部都取了出来,又让糜芳调了几万卷的布来,不是什么好布料,多是一些粗布,阿婉将兔毛拼接后反缝在衣裳里,做成了贴身的款式。

然后将这种衣裳的模样用绢帛画了下来,让丫鬟们率先学会了,等丫鬟们学会了再去各个营地的居住区将那些娘子们聚集起来,教导他们做衣裳,那些娘子们做手工早就习惯了,如今只是换了一种款式,很快就上了手。

阿婉抱着兔毛做的暖手套,站在门口看着里面那些娘子们做衣裳。

不由得蹙眉:“不行,人太少了,做出来的衣裳远远不够,前线还在打仗,若毡衣跟不上的话,恐怕这个冬日就难过了。”

“为今之计只有发动百姓妇孺一起动手才行。”糜芳作为一个商人,一眼就看出这里的生产力不足的问题:“且如今兔毛足够,可布匹却恐怕不够。”

“濮阳城内妇孺有多少,杀些兔子作为报酬,张贴告示,缝衣三十件,可换肉兔整只,缝衣五十件,可换整兔皮一张。”阿婉想也不想的便说道:“至于布料,苎麻、苘麻抽丝皆可纺布,实在不行,将山中所有葛全部收割,纺布三百尺可换肉兔两只和稻米一斗。”

阿婉带着糜芳往外走:“如今我们全力支持阿父那边的粮草军需,至于城中……且先缩减些吧,等兔再多些,便取了皮毛在城中售卖,明年得再捉些山羊来饲养,再养些野猪吧。”

提到猪,阿婉不由得蹙了蹙眉。

糜芳跟在后面阻止道:“野猪攻击力强,且身上的肉发臭,不可食用。”

“如今都快要饿死人了,还管那肉好吃不好吃,若觉得腥味重,便在烹煮时多下些姜片,倒些酒水去腥就好,难不成猪肉还比人肉更难吃么?”

阿婉抬手揉揉额角,只觉得头疼。

如今能吃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就算是野猪山羊,养成的时间也太长了点,来不及啊。

说着,阿婉的目光落在正在啃着草尖儿的踏炎乌骓上面,目光幽幽的,看的踏炎乌骓忍不住的倒退两步,阿婉这才回过神来。

不行啊,马不能吃。

糜芳不曾吃过人肉,被说的有些生气,不过到底还是将告示发了下去。

很快,濮阳城中掀起了女子集体在家中做手工的壮观景象,路上丝毫见不到那些妇人游荡,夜夜灯油烧的极快,不少人家夜晚月亮好的时候,将织布机搬到院子里织布。

就连丁夫人卞夫人,也连夜织布,只为支持前方将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