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4章 培养人才的三板斧(1 / 2)

加入书签

第1634章 培养人才的三板斧

「请跟我来,罗纳德·李先生会见你,根据谈话的内容,你大约有十分钟到半小时时间和他单独聊天。」

杨燕子领着一位和罗纳德年纪差不多的白人,进入罗纳德的豪宅。边走边和他交代会谈的要点。

「你可以谈自己的项目,不过我建议不要这麽做。罗纳德·李先生已经把你的项目纳入了白日梦影业的关注名单,有关制片预算的事情,你大可以和我们公司负责剧本的大卫·西姆金斯先生聊。

罗纳德主要是想了解现在好莱坞乃至全美其他地方,独立制片的情况。如果你想给他留下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那麽我建议你多说一些他想知道的内容,而不是你想说的……

当然,选择权在你……」

「好的,谢谢你的告知……」来人叫做理察·林克莱特,去年他拍摄的一部独立制作的小成本朗迈爱情片——「爱在黎明破晓前」,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

两百五十万的拍摄成本获得了两千五百万的票房成绩,属于独立制片电影里面的成功者。

一个光线昏暗的过道尽头,门被打开,理察·林克莱特看到里面是一间书房,风格独特的办公桌上放了很多书籍和录像带,还有一本拍纸本,上面有主人亲手写的很多笔记。

一个身材高挑的男人,面带微笑的伸过手来,「感谢你能来我家,林克莱特先生,我能叫你理察吗?我看了你的爱在黎明破晓前,是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浪漫爱情片确有一种公路片的感觉,我有很多问题想要问你……」

理察·林克莱特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下来,他从罗纳德的身上,嗅到的是一种同行的气味。罗纳德更像一个电影导演,而不是一个对电影不懂,又唯利是图想要操纵导演的制片人。

之前女助理的话,看来并不像是警告和威胁,反而确实是为他考虑,和罗纳德敞开谈一些独立制片的细节,更加有助于自己以后的电影项目融资。

这不是一个在项目的层面上和你锱铢必较的电影商人,而是一个顶层成功者希望了解现在行业内的底层从业者的境况。放平自己的姿态,和他用同行的心态聊多一些,留个好印象可能才是自己获得事业助力的最佳方法。

两人相谈甚欢,过了预定的三十分钟时限,罗纳德又和他继续聊了一个半小时。获得了很多对于当今独立制片市场的认知。

相比罗纳德自己入行的八十年代初期,现在的独立制片的门槛已经变得很高了。当时虽然不是每部电影都可以获得全美发行,有很多局限限制了一部电影票房的上限。

但是好处则是想要进入影院发行的门槛不高,一些初出茅庐的导演还有机会在五十万到两百万的小项目里面边干边学。

而现在院线电影,随着发行渠道的整合集中,营销发行成本日益高昂。进而倒逼制作成本上涨,一部一百万以下制作成本的电影,几乎没有发行价值。

因为要想在院线上映,吸引足够的观众走进电影院,那麽必须要搭配上至少两百万的营销费用,低成本电影变得越来越没有发行价值,五百万这个数字现在已经是小成本的制作底线了。

这也让制片厂偏向于打安全牌,不论是八大制片厂的内部项目,还是从欧洲获得预售资金用作制作费用的国际项目,都喜欢使用有经验的导演。

理察·林克莱特也是从1990年开始制作电影,直到去年才拿到这一部本来没有机会在阿美利加本土上映的电影项目的。他和罗纳德是同一年生人,只是读大学耽误了四年,真正入行就要晚很多时间了。

除了新人导演缺少扶持和机会,还有一个造成现在独立制作衰微的因素,就是现在的剧本也偏向保守。

八大电影公司,更喜欢拍摄续集,系列电影这种比较容易计算出投资回报率的项目。对于一个在剧作,类型,故事,或者结构上有创新的剧本,很多电影公司都不敢投资,除非有明星或者着名导演看上……

这也让新编剧更加难以出头了。在过去,只要你的剧本被一个制片公司看上,小成本也能拍摄成功。新人编剧就有更多的机会写一些需要更高预算才能拍摄的电影——比如特效,古装,或者大明星出演……

但是现在,新人编剧可能第一部剧本被人用几千美元买下预售权,就一直得等一个合适的制片厂来投资,可能三年,可能五年,可能十年都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剧本被拍成电影。

那样的话,编剧就没有机会再全力搏一个第二个剧本,他们就算写出来也卖不出高价,因为你的剧本没有被证明过。

更何况,这时候这个编剧,更大的可能是为了谋生,不得不收取一些便宜的费用,为每一个看上自己第一个剧本的制片人,按照他的喜好来修改剧本。

这也让新人编剧迟迟不能出头,各大制片厂为了保险起见,也只能向那些已经成名的编剧约稿。

拿理察·林克莱特的情况来说,他这部「爱在黎明破晓前」就是自己写的。之前导演的两部电影,也都是自己编剧。但是也只能等到这部电影获得票房和评论奖项的认可以后,好莱坞的大制片厂才会向他敞开大门,商谈其他项目的可能性。

两个电影立项前期最重要的职位,都出现了新人难以出头的严重问题。进入九十年代后半段以后,新人编剧导演对拍摄院线电影已经不抱太大的幻想,他们大多数进入电视剧,音乐电视MV,以及各种电视GG的圈里赚钱去了。

好莱坞除了依靠老鸟,还从欧洲引入了大量的从业人才。

整个阿美利加电影圈的创新,有了很大的危机,现在还有不少新人编剧,新人导演在苦熬中等待着有一天能得到拍摄人生第一部电影的机会。但是长此以往,这些人的信心逐渐消磨之后,未来的独立制片会变成什麽样就不好说了。也许有一天,电影圈会充斥着七八十岁的老导演,老编剧,新人的数量比老头还要稀少。

……

花了一个多星期,罗纳德每天和拍摄过独立制作,但是还没有在好莱坞主流大片厂获得合约的导演和编剧闲聊,罗纳德逐渐意识到了,创立一个独立制作厂牌,为这些人提供机会的难度所在。

能够看到新人危机的好莱坞人士,并不少。罗纳德也不是唯一一个有能力看到未来危机的人。但是专注于中小成本电影制片的制片厂,还是要远远少于八十年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