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方子(2 / 2)

加入书签

这会儿工夫,门口就传来一声轻咳。

原来是今日风向逆转,清溪书屋里的烟道倒灌,屋子里的烟味儿还没有散尽。

康熙嫌着闷气,正好手上不忙,就溜达到回春墅。

“汗阿玛……”

十八阿哥看到康熙,带了几分雀跃,过去拉了他的手,道:“儿子正想您呢……”

宜妃已经起身,屈膝行礼。

康熙伸手扶了,道:“朕闲着,过来看看你们娘俩。”

结果到了门口,就听到十八阿哥说想他。

康熙的心中,多了几分柔软。

果然儿子小时候都不差,都是长大后才成了孽障。

“十八阿哥明年入上书房,哈哈珠子也该打听起来了……”

康熙道。

宜妃听了,微微皱眉,道:“别的还罢,就是小太监,是不是挑不出合适的了?我瞧着十七阿哥带着的哈哈珠子太监,都是半大小子了……”

年龄大了,难免有私心,跟小时候陪着长大的小太监不一样。

康熙想了想,道:“上一次宫里招募太监,还是三十六年,确实有好些年没进人了,回头从外头再补些小太监进来。”

宜妃提完这一句,就不再提。

倒是康熙看着十八阿哥道:“除了小太监,到时候你身边还要有宗亲、勋贵跟包衣子弟当差,你想要什么样的哈哈珠子?”

十八阿哥摇头道:“儿子不知道,儿子没见过外头的人。”

康熙望向宜妃,道:“郭络罗家族人姻亲中,有没有合适的子弟?”

宜妃忙摇头道:“好不容易远了那些人,就别往一起凑了,如今道保身上有佐领,五阿哥看顾着,臣妾还有个侄儿在老九府上挂侍卫,不用再抬举了……”

说到这里,她想起了跟自己同年生产的亲家母。

九阿哥分府出去,大事小情的,都是岳家跟大小舅子们援手。

舒舒这个皇子福晋,出嫁以后依旧得了娘家父母的疼爱。

她没有提挈与回报娘家,自己这个当婆婆的,不能当不知道都统府对小两口的看顾。

宜妃就道:“勋贵子弟,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您帮臣妾参详参详。”

康熙好奇道:“想起谁来了?说说看。”

宜妃就道:“不是旁人,就是老九媳妇的幼弟,比咱们小十八大两个月……”

“臣妾寻思着,九阿哥是个不着调的,他福晋也年轻,小两口这几年在外头没少麻烦董鄂家……”

“臣妾就有些不好意思,主要也是信得着他们家的家风人品,总比不知根底的骄娇儿强……”

康熙仔细听着,想起了“软饭硬吃”的九阿哥。

不仅直接对他福晋的陪嫁铺子下手,在岳家也是连吃带拿。

只是关乎儿子身边的哈哈珠子,他还是比较谨慎,道:“齐锡岁数跟朕差不多了,那也是老来子了,难免宠溺,找机会见见再说,确实是好孩子的话,再放在十八阿哥身边使唤。”

说到这里,他想起了十五阿哥身边的黑小子,道:“要是跟他家老六那样,倒是可以选用。”

宜妃道:“臣妾也不会看人,还是要劳烦皇上您跟着把关。”

康熙点头。

那是他的儿子,他自然会给安排得妥妥当当。

只是他过来见宜妃,除了看宠妾爱子,还想要找宜妃说说话。

跟十八阿哥说了几句话后,康熙就望向宜妃。

宜妃见状,觉得眼皮直跳,有不好的预感。

康熙喝了一口茶,道:“你闲着也是闲着,回头从园子里的人里挑几个太监跟妇差,将钟粹宫的缺额补上……”

早在钟粹宫刚“封宫”时,里面当差的太监、宫女与妇差就有告病或是有伤,退出钟粹宫的。

内务府这边倒是问过荣嫔用不用补,荣嫔没有补。

初一那天康熙过去,看着宫殿的荒芜与冷清,叫了总管问过,才晓得钟粹宫的粗使太监跟妇差少了一半。

要是这话是在宫里说的,宜妃怎么也要推了。

毕竟宫里有个总揽宫权的太子妃,还有个曾管着东六宫的惠妃。

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可到了海淀,这回来的主位,除了她,就是和嫔。

这给荣嫔补人手之事,真要让和嫔负责择选,那就要成笑话了。

宜妃就道:“那臣妾听皇上吩咐,只是臣妾有些以貌取人,回头合不合用的,皇上您再让园总管仔细打听打听……”

康熙看着她道:“多少年的毛病,还不改?”

宜妃“咯咯”笑道:“这喜欢美人,还是毛病不成?跟着好看的人在一块儿,臣妾觉得自己也好看了。”

康熙看着她,仔细打量了两眼,道:“旁人没有你好看,朕怎么觉得你比生十八之前看着更年轻了?”

关键是这脸色水润,眼角一点皱纹都没有。

要知道宜妃爱笑,所以她眼尾也有细纹。

眼下看着,淡了许多,要不是坐得近,都看不出来。

宜妃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上,美滋滋道:“得了皇上这一句,臣妾也算没有白忙活,近日各宫的例菜,都有黄瓜,臣妾就想起老九福晋给的护肤方子,试了试,效果还真不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