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请出山打滚求月票(2 / 2)

加入书签

舒舒:“……”

从他们分府出来,崔总管就开始荣养了。

不过九阿哥说的也对,崔总管才五十来岁,直接养老是早了些。

舒舒就道:“请总管教丰生兄妹国语也好啊,爷的国语,不就是总管教的么?”

九阿哥想想也是。

他原本属意桂元,可桂元最多教上一年半载,还要去苏州,到时候还是要给孩子们找国语先生。

崔总管能给九阿哥开蒙国语、教导国文,自然也能给丰生兄妹开蒙。

九阿哥点头道:“正好,爷闲着,这就过去看看谙达!”

等出了西厢房,九阿哥想起了舒舒之前让给张家送菜,就没有急着往后配院去,而是带了何玉柱,去了暖房。

想着崔总管爱吃包饭,九阿哥就带着何玉柱间了些小萝卜苗、小白菜,又剪了小葱、香菜这几样,外加上几根黄瓜。

小菜篮装的满满当当的。

何玉柱提着菜篮,主仆两人从西角门出府。

这里去北二院更近。

崔总管如今荣养,平日里并不在贝勒府点卯,而是在北二院养老。

他的侄儿崔百岁下值回来,也会来这里。

何玉柱、李银这两个九阿哥身边的哈哈珠子太监,也是崔总管看着长大的,也常过来探看他。

福松夫妇要回家,马车正好从角门经过。

跟接的时候一样,依旧是张廷玉跟张廷瓘兄弟送人。

看到角门有人出来,车夫就缓行让路。

福松本在马车里坐着,挑了车帘,看到是九阿哥,忙下了马车。

“九爷,您这是……”

九阿哥往北比划了一下,道:“正闲着,过去看看谙达……”

福松听着,有些不放心了。

福松刚当司仪长的时候,得了崔总管不少提点。

崔总管挂着贝勒府大总管,要不是他配合,福松的司仪长也不会做的顺顺当当。

“是总管有什么不舒坦?要不我也过去看看?”

福松道。

九阿哥摆手道:“没有不舒坦,好着呢,就是爷想着谙达闲着也是闲着,内书房那边还没有妥当人看着,打算请了他老人家教孩子们国语国文。”

福松:“……”

该说不说,还真是不错的人选。

虽说崔总管不敛权,是个爱清净的性子,可到底是御前指下来的。

总不能一直闲置。

旁人看着,并不会觉得是九阿哥夫妇的体恤,还以为是防着人。

他就不勉强,道:“那我过几日再去看老总管……”

因九阿哥在路边,张家兄弟也下了马车,过来拜见九阿哥。

九阿哥见过兄弟两个,对张廷玉点点头,望向张廷瓘,道:“国子监待着如何?要是有不开眼的欺负你,你直接跟福松说,让福松给你撑腰!”

张廷瓘听了,道:“谢九爷关爱,同窗和睦,还有富四爷跟学生为同窗,并没有遇到跋扈的同窗。”

九阿哥这才想起,张廷瓘跟小四是同窗,点头道:“那就好,小四是地头蛇,应该没有不开眼的会欺负到他头上。”

眼见着兄弟两个有些拘谨,说了这两句,九阿哥就摆手道:“你们忙你们的,爷也先走一步了!”

他晓得自己不走,旁人不好先上车,就带了何玉柱走了。

福松就跟张家兄弟说了九阿哥去看崔总管之事,又说了一遍崔总管的身份。

张家兄弟没有多问,大家上了马车,离开了贝勒府后巷。

福松的马车中,张氏因是女眷,没有下车,却听了个正着。

她跟福松道:“九贝勒行事,倒是没有皇子的架子,待人也优容。”

福松点头道:“确实如此,不过崔总管跟寻常仆人也不同,是九爷六岁分宫后御前指下来的,不仅管着九爷身边的事儿,还负责教九爷国语跟国文……”

张氏点头,明白了崔总管的身份,相当于保父外加上半个蒙师……

张家兄弟的马车中。

张廷瓘觉得今天也长了见识。

“九贝勒行事,倒是跟传说中的不一样,外头说起这位贝勒爷,都说是宠妃幼子、皇上爱儿,行事跋扈,是个纨绔……”

张廷瓘算是明白了长兄这个贝勒府典仪怎么兼的乐不思蜀。

不单单是皇命的缘故,还因为九阿哥待人赤诚。

百闻不如一见。

只看大格格对何玉柱的亲近与尊敬,就能看出是父母言传身教出来的。

对太监尚且如此,对其他人也不会差。

张廷玉在京城待的时间长,知晓过九贝勒府跟信郡王府、跟庄亲王府对上并不是传言,确有其事。

他点了点头,道:“九贝勒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大哥看重的,应该也是这行事品格……”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