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江州司马青衫湿【月票抽奖剩最後时(1 / 2)
第846章 江州司马青衫湿【月票抽奖剩最后时间!6k字】
随着罗娘情难自禁的往前扑去,攥紧欧阳戎的袖口。
弹琵琶的拨子落地,砸在地板上,发出一道清脆声。
琵琶声也戛然而止。
欧阳戎刚刚听琵琶时,垂目一直盯着染了酒水湿斑的袖口。
此刻,又听到琵琶女这一番哭诉,被她攥袖,他摇摇头,叹息:
「原来已过这麽久了吗……从贬谪龙城到现在,三年了吧,就像弹指一挥。」
罗娘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重重的点头:
「嗯!奴家也寻了小大人三年。」
欧阳戎抬起头,与这张寂寞泪阑乾的哭脸对视起来。
他露出笑颜道:
「没想到夫人一直寻在下,从北到南,从繁华京都到穷乡僻壤……能在夫人漂泊他乡之际,成为夫人心中那一份寄托,在下很荣幸。」
儒衫青年保持笑意,转头望向窗外明月:
「三年来的所作所为也值了。」
他没被攥住的另一只手抬起,朝罗娘梨花带雨的圆脸伸去,伸到中途,手掌顿住,重新放下。
欧阳戎看了眼裴十三娘,后者低头掏出手帕,默契上前,抱住琵琶女,为她擦拭起眼泪。
欧阳戎举杯独饮一口,眼睛继续望向窗外一轮皎月,嘴中无声呢喃,不知在自语什麽。
罗娘见到儒衫青年如此举止,似是再度忆起当初洛阳夜宴上那道刚正不阿丶目不斜视的君子身影。
一如既往的君子守正。
她红润眼眶盈满了泪水,这一刻如断了线的珠子,越滚越多,泪流满面。
罗娘双手掩面,肩膀一抖一抖,哭声愈发汹涌。
胡夫丶元怀民丶易千秋等人也受到感染,有些悲愁的垂目饮酒。
这时,听到旁边隐隐传来某人的呢喃。
「地宫醒来算起……三年……都读完一轮研了……还回去个屁……可也算不虚此行……人年轻时又有几个三年呢……不虚度……不虚度……」
一些断断续续的隐约词汇,众人都听不真切,侧目张望,以为是些文采词句。
离得最近的叶薇睐丶燕六郎亦是一头雾水。
欧阳戎突然回头,手指遥指江上月,朝罗娘朗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见是缘,罗娘,若是分别,此生无缘再见了,也无需沮丧,夜深人静时,你可以看看江水,看看明月,都同在江水上,都同在明月下,没有什麽遗憾的。」
罗娘缓缓抬头,怔怔看着儒衫青年的温和笑颜,呢喃自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时……沦落人……」
她深呼吸一口气,奋力点头:
「是啊,同是天涯沦落人,小大人和奴家一样,也是一位沦落人,从洛阳沦落到龙城县,又从江州长史沦落为闲散司马,小大人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小大人却是百折不挠,逆境破釜沉舟,越挫越勇,总是一次次浴火重生……」
说到这里,罗娘语气激动万千,直直凝视面前青年:
「小大人,奴家在龙城寻您无果,随夫家离开江州,去钱塘的路上,半途听说,圣人命令江州大佛改迁城内,您作为长史,唯一一个站出,死不奉诏,被贬谪江州司马,在浔阳官场一落千丈,处境失意,那时奴家很想很想见到您,对您说一句话。」
欧阳戎问:「什麽话。」
「小大人,您才不是一个人,全天下有很多很多像奴家这样的人,都站在身后看着您呢,您只是走在了最前面,但绝不孤寡,您可是欧阳戎良翰呀,全天下人心中的君子良翰,不怕,不怕,您才不怕哩!」
罗娘眼角泪水婆娑,橘黄灯光下,一双眼睛晶莹亮闪的看着欧阳戎。
胡夫丶元怀民丶叶薇睐丶易千秋一众人闻言,都望向欧阳戎,旋即,他们相视而笑。
经历了这麽多,罗娘之言未尝不是他们的心声。
被万众瞩目,欧阳戎坐在灯盏旁,沉默良久,只有一言:
「多谢。」
罗娘擦了擦泪水,哭中带笑道:
「现在看,其实无需奴家和其它人说,小大人自己就能走出来,那些狂风暴雨丶天崩地裂,在小大人似乎都不算什麽,从奴家认识小大人起,莫不如是。」
欧阳戎却认真摇头,声音有些大:
「不,这些话,已经有人替夫人说了。」
罗娘追问:「是谁?」
「你们。」
罗娘与众人疑惑复述:
「我们?」
欧阳戎环视一圈,极轻极轻的声音道:
「对,『你们』。」
说完,青年端起酒杯,开始仰头豪饮。
众人看见,他动作有些激烈,酒水从嘴角不住的流下,打湿胸口儒衫。
众人有些困惑,不过还是默契的陪酒。
裴十三娘和叶薇睐为他一次次添杯。
罗娘怔怔看着豪气飒爽起来的儒衫青年。
欧阳戎又一次放下空酒杯,用力抹了把嘴。
他春风一笑:
「夫人给在下写的那两首琵琶曲,可否先奏?」
「可……可以,当然可以,小大人先听哪首。」
青年随手挥去,不拘一格:
「先《师说》再《题菊花》。」
「好!」
罗娘捡起琵琶,抱在怀中,低着头,整个人的身子似是藏在琵琶后面。
她将拨子插在弦上,努力平稳了下呼吸,缓缓开始了弹奏。
众人瞧见,妇人手指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
初弹了《师说》,接着再弹《题菊花》。
元怀民脸色朦胧,手掌缓缓拍打膝盖,跟着节拍,沉迷进去。
场上其他人,哪怕是不懂琵琶的,亦被这一阵琵琶吸引。
不过旋即,他们陆续发现欧阳戎那边有些异样。
酒水一杯接一杯的仰饮着。
此刻似是有些微微醉熏了,他们看见儒衫青年面带笑容,醉眼朦胧,环顾左右,笑看着他们,像沉醉在琵琶声中。
众人受到感染,推杯换盏起来,一一朝他敬酒。
或许是感受到桌间气氛,琵琶声愈发铿锵昂扬起来。
「哈哈。」欧阳戎放下酒杯,低头擦嘴,似笑了几声,
没人知道,往嘴中灌酒期间,他的眼前也闪过了一张张面孔。
除了面前罗娘丶燕六郎丶叶薇睐丶元怀民等人的面孔外,还夹杂着一张张熟悉又久远的脸庞。
有阿山的,有柳母的,有阿青的,还有黄萱的,黄飞虹的,甚至还有……绣娘的。
一张张脸,从眼前掠过,如走马观花。
「你们……」
自言自语,似是复念,这一刻,欧阳戎蓦然想起了老乐师丶容真曾随口提过的事情。
是关于【文皇帝】的。
【文皇帝】是大随王朝初代「文帝」铸造的,最初目的,是迎接大一统后的那个盛世。
那一年,大随结束了南北朝三百年鼎争,一座冉冉升起的大一统王朝势不可挡,见惯了兵荒马乱刀光剑影,民心思定的天下大势下,所有人都期待着一座崭新盛世的到来,这是一个宏伟的愿景,也是最质朴的期望。
【文皇帝】的形态,亦是一把乐器,是为盛世量身打造。
初代的【文皇帝】剑诀,也是一首曲子,是畅想中的「盛世之音」!
可到了最后,那个期待中的盛世,却迟迟未来。
等着等着……从大随到大乾再到大周。
【文皇帝】依次递过随文帝丶随疯帝丶乾太宗丶乾高宗和当今圣人之手。
随初丶乾初天下人心中的那个盛世愿景似乎越走越远。
或许是因为没迎来那座盛世,也或许是因为灵性过于旺盛,【文皇帝】比其它鼎剑都要「任性」。
它的真意会隐隐渐变,证据就是它剑诀的变化!
从初代大随时的「盛世之音」,到大乾军伍中的《秦王破阵乐》,再到老乐师自创的七绝诗乐曲……
【文皇帝】的真意并不固定,剑诀可以新创,但需要是领悟它彼时彼刻真意的执剑人才行……
真意之于鼎剑,如同情绪之于人。
迷失了「盛世」后的【文皇帝】,竟能如人一般,情绪莫测,发生变换!
琵琶声中,欧阳戎突然明白自己为何迟迟领悟不到【文皇帝】真意了,哪怕他已掌握了完整的七绝诗乐曲。
也明白了为何容真同样也曾手握剑诀丶「着相」了一段时间,迟迟领悟不到【文皇帝】真意,最后是在双峰尖大战中阴差阳错的「破相」领悟了。
现在的【文皇帝】,就如同一位有个性的孩童,情绪瞬息万变,真意时刻不同,难以捕捉。
老乐师自创的七绝诗乐曲,只是它某一刻的剑诀。
单纯弹奏七绝诗琴曲去领悟真意,如同刻舟求剑。
那麽迟迟没有找到「盛世」的【文皇帝】,此刻之真意,或说情绪,究竟是什麽呢。
周围船身晃荡,举杯邀月,醉听琵琶,这一刻,欧阳戎如大梦初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