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6章 云梦令中的大可怖(2 / 2)

加入书签

他面色疑惑的回过头,发现身后的悬崖边上,包括金发高大胡姬丶吴先生在内的四人,正在做着一个奇怪的姿势。

皆仰着头。

静静看着。

奇怪,都在看啥呢?难道是下雨了?

元怀民眼神好奇,也仰着脖子,朝头顶望去。

千丈高空,有黑影掠过。

很快,站在北峰山巅处的元怀民,便看见了令他此生难忘的一幕。

再也挪不开眼。

是大可怖。

……

方家山庄,内宅藏书楼前的空地上。

众人噤若寒蝉的等待着小楼内的动静。

刚刚一人一剑,走了进去,却久久无声,空地上的众人不由的好奇起来。

此刻,空空如也的暖阁内,欧阳戎端茶,绕着巨型沙盘转悠了一圈。

如此精细的浔阳地图,他的刺史府都没有,一看作图习惯就是军武中人的手笔,不是单纯的天南江湖反贼可以制出来的。

雪中烛等人不在楼中,与此前的情报不符。

然而情报可能并没有错,雪中烛等人不久前应该确实在这间暖阁内的,不知为何转移走了。

但是不管她们是如何转移的,她们今日的目的地都只有一个,浔阳石窟。

在那里一定能找到她们。

只是,欧阳戎并不清楚鱼念渊和绣娘在不在,有没有随行。

欧阳戎垂眸,端着一杯仅抿一口的茶水,绕着沙盘踱步一圈,才走出暖阁,以防万一,他在藏书楼的其他层也转了一圈,还是一无所获,这才重新下楼。

【匠作】已经提前一步,返回亭中剑匣。

楼外众人看见,欧阳戎端着一杯茶,走出小楼,回到亭子里。

亭内,一指禅师依旧仰头望天,像是陷入了某种玄妙的境界,对外界一切动静似乎都没有反应。

不过欧阳戎端茶路过时,是例外,一指禅师不忘九指合掌,朝欧阳戎再度行礼。

俱胝却发现一处细节,作为高僧的自家师父,竟然是对欧阳戎执弟子礼,不过今日他见到了太多匪夷所思之事了,眼下这点惊奇似乎不算什麽。

欧阳戎没去看毕恭毕敬的一指禅师。

其实这位中年禅师还是有点禅法的,至少慧根悟性很好,不过,此前他试图以指代道,让俗世施主们开悟,殊不知,这根手指举着举着,却是着相了,欧阳戎直接削去这根手指,其实是在帮他破相!在告诉他,道不是文字经典或者手指能够表达的,道就是道,空空的,什麽也没有。

真正的佛门禅宗,是不立文字,不做注释的。

有着前世儒释道知识储备的欧阳戎,若以这个时代的标准看,他的禅法境界,是比中年禅师高的。

刚刚在亭内削指呵斥的短暂交锋,已经高下立判了。

这是只有真正的内行人才懂的,很多时候,交手其实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对方是深不可测,还是半桶水瞎晃荡,都能一息洞晓。

虽然一指禅师心底怎麽也想不明白,作为儒生还年纪轻轻的欧阳戎是如何有如此高深禅法的——至少在一指禅师所在的禅宗的评判体系标准下,是高深禅法。

但是不妨碍他敬重欧阳戎,因为确实是点透了他,如醍醐灌顶。

欧阳戎手中茶已经凉,他没有放下,想到什麽,朝正在恭敬行礼的一指禅师问:

「鱼念渊去哪了,绣娘被带去了哪?」

一指禅师诚恳摇头:

「刺史大人,贫僧确实不知,只是看见二女君带回一辆马车,绣娘姑娘应该在里面。

「不过二女君,走之前,找贫道要了一枚定魂丹。」

欧阳戎认真问:「定魂丹?何用。」

一指禅师叹息:

「此丹是用来稳固神魂的,乃禅宗之宝,贫道仅有一颗,当年师父传下,本宗禅法修习到深处某些境界,过于入禅,容易『观见』大可怖,需要以丹定魂,防止『失魂落魄』,成行尸走肉,不过这种有危险的境界,贫道还未达到,属于佛门上品范畴了。」

欧阳戎抿了下嘴。

「多谢。」

他平静转身,走出亭子,无视磕头认罪的方抑武丶方夫人,朝外面走去。

方胜男深深埋头,方举袖怔怔看着欧阳戎修长的背影,眼神复杂。

李鱼一脸敬畏的跟上。

「欧阳良翰,你……要去哪。」

是方举袖的声音传来,这一次,不再是之前那副有些生冷的规劝语气了,而是……有些说不清的轻柔。

欧阳戎不答,继续带着燕六郎与捕头们离开。

走出门前,欧阳戎准备登上马车:

「去浔阳石窟。」

「是,明府。」

马车准备开动,府内却有两道脚步声追了出来,燕六郎低声禀告:

「明府,方家姐妹她们跟来了,要不要带她们一起去?」

欧阳戎沉默,摆摆手,示意不管她们。

方举袖二女却突然上前,取出一柄青铜短剑:

「欧阳良翰,有件事要和你说,关于这云梦令。」

「什麽意思?」

「剑泽发放云梦令其实不是让我们去浔阳石窟,而是嘱咐我们,随便身处何处,但在特定时刻,必须往里面注入灵气。」

「什麽特定时刻?」

「今日的未正二刻。」

欧阳戎看了眼天色,未正二刻就是下午两点半左右,现在时间还未到,不过也快了。

「注入灵气?」

「没错!持令者要注入所有灵气在里面,刚刚一指大师手持云梦令,就是在准备注入灵气。」

瞧了眼面色严肃的方家姐妹,欧阳戎突然接过云梦令,低头凝视。

他先是尝试着注入了一点灵气,灵气如同石入大海,消失不见,少顷他发现,云梦令正隐隐有着一股吸力,似乎在渴求着更多的灵气……

欧阳戎偏头,望了望远处的浔阳石窟。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