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陪跑专业户(2 / 2)
「一个奖项而已,得不得的没影响。」林朝阳坦然说道。
他不是要标榜清高,只是明白诺贝尔文学奖名气再大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以人家的主场去与人竞技输了,不是什麽丢人的事。
「怎麽没影响?现在你都成乐子了,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就被那帮媒体拎出来,《燕京青年报》还给你起了个外号。」
「什麽外号,我怎麽不知道?」
「陪跑专业户。」
林朝阳不由得苦笑一声,「本来还觉得没什麽,可被你这麽一说,好像真有点心酸。」
「可不是嘛,瑞典文学院那帮评委说白了就是读书读得少—
夫妻俩了一阵瑞典文学院的有眼无珠,陶玉书心情舒畅了起来。
1999年10月1日凌晨,天上还在下雨,上万名官兵冒雨进城。
清晨5时,风住雨歇,首都50馀万人民群众汇聚到长安街两旁。
雨后的燕京,天朗气清,碧空如洗,一夜秋雨仿佛是为即将到来的阅兵仪式做了免费的清洁工作。
天安门广场上繁花锦簇,红旗招展,彩旗林立,人群如潮。
接近10点,林朝阳一家人追随着领导人们的脚步走上天安门城楼。
陶玉墨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望着越来越晴朗的天空,惊叹道:「真神了,阅兵就晴!」
在预示着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50响礼炮声中,国旗护卫队自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向广场北端的旗杆行进。
雄壮的国歌奏响,全场肃立高唱国歌,望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每个人的眼神中写满了虔诚。
升旗仪式后,一辆黑色敞篷红旗轿车驶出天安门,驶过金水桥。
军乐队走向将的阅兵曲,一组组气势磅礴的方队从天安门前经过,威武雄壮,朝气蓬勃。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天安门广场的上空汇聚着洪亮的声浪,亮的回声响彻十里长街。
林朝阳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也不禁为这声音心怀激荡。
陶玉书比他还激动,她紧紧着林朝阳的手,眼神追随着广场上经过的武器方阵。
耳边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从南昌城头到万里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全中国,古老的中国拖着屏弱丶病态的身躯步履蟎的一步步走到今天,迎来了属于它的新生。
当空中飞行梯队带着巨大的轰鸣,似雷霆万钧,如山呼海啸,和着地面战车奔驰的隆隆声,驶过广场时,人民群众用欢呼和掌声代替着内心的满腔热血与激动。
阅兵仪式最后,1万馀只彩色气球和5万羽和平鸽飞向高空。
走下城楼,陶玉书回味着刚才的阅兵式,感叹道:「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活到100周年阅兵的那天。」
林朝阳调侃道:「多养养生,问题不大。」
夫妻俩相视一笑。
热热闹闹的国庆阅兵结束,林朝阳接到了李小琳从沪上打来的电话。
听着李小琳所转达的巴金先生对自己新书的赞赏,林朝阳内心感激的同时又倍感荣幸,之后两人又聊到了小说的发表和稿酬问题。
《收获》是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刊。
按正常流程,林朝阳的新书第一卷可以发表在11月15日那一期杂志上。
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林朝阳的新书每一卷内容都比较多,四十馀万字的内容远超《收获》的常规版面。
第二是林朝阳的新书足足有六卷内容,如果都以正刊来发表,对于《收获》来说也是个沉重的压力。
之前林朝阳和程永新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增刊丶专号的形式来发表。
李小琳在电话里徵询林朝阳的意见,最终确定了以书名为专号名,与《收获》正刊交叉发表。
即自12月15日起,每两个月发行一份专号刊载一卷新书,以一年为期,将林朝阳的新书全文发表。
这种做法打破了国内期刊界的常规,但这并非是林朝阳享受了特殊待遇,反而是《收获》占了林朝阳的便宜。
一部大长篇作品以如此形式发表,势必会极大的影响未来的出版销量,李小琳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在谈完了发表事宜后,她又把话题转移到了稿酬问题上。
她知道林朝阳决定将新书交给《收获》,包括他上几本书都是优先给文学杂志发表,
为的就是给日渐萧条的文学杂志们增加一点热度。
至于稿酬,林朝阳压根没在乎过。
但林朝阳不在乎,她却不能当不知道。
因此这次林朝阳的新书稿酬,她经过《收获》杂志社的内部沟通,最终按照今年6月起执行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给予了林朝阳一份版税合同。
「这回的新规出的正是时候,要不然我们还是只能按固定稿酬给你结算稿费,你太吃亏了。」李小琳愉快的说。
稿费的问题林朝阳确实没怎麽在乎,但感受到李小琳的诚意,他还是表达几句感谢。
次日一家人国庆聚会,重点谈到了陶希文的婚事。
本来今年过年时,陶希文前往蓟县见了周梅父母,家里人对他的期许是今年国庆能把婚结了。
结果他和周梅俩人不知道怎麽商量的,这大半年不仅没有安排双方家长见面,连结婚的事也没了动静,赵丽提起这事就上火。
「妈,以前我哥刚谈恋爱的时候你死活不同意,现在又催着人家结婚,可真是操碎了心。」
「吃你的饭!你哥比你强,至少还有个女朋友,你有什麽?成天就知道跟你爸学,跟狐朋狗友混在一起!」
陶希武不怕死的调侃老母亲,引来了赵丽的怒斥,顺便把陶玉成也坑了进去。
陶玉成:
「现在我的工作比较忙,周梅她也希望多提高提高自己,我们俩岁数又不大,不着急。」
赵丽的急躁与陶希文的稳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颇有一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滑稽感,林朝阳看着这样的场面心中难免感到好笑。
「不大?你今年周岁26,过了年就27了,虚28,眼看着奔30了。小周她年轻是不急,
你不急能行吗?」
赵丽这年龄计算方式让林朝阳直呼好家夥,没这麽个急法的!
「你公司忙不忙跟结婚有什麽关系?再说了,小周她追求上进是怕咱们家嫌弃她,结了婚还有什麽可担心的?」
女人似乎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自动进化出了催婚技能。
赵丽似乎是觉得今天家里人都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给陶希文以最大的压力,可惜陶希文却不吃她这一套。
等吃完了饭,他对林朝阳说:「大姑父,我有点事想跟您请教一下。」
然后他在赵丽不甘的眼神中跟林朝阳去了书房。
「是真有事找我,还是拿我打马虎眼啊?」
林朝阳端坐着,调侃了一句。
「真有事。」
「那说吧。」
陶希文没急着说话,而是打开了书房的电脑,登陆邮箱,给林朝阳展示了一封电子邮件。
林朝阳细细的阅读过后,大概明白了情况。
被美国在线收购以后,即时通讯软体巨头ICQ傍上了大腿,这两个月开始在多个国家进行维权,给涉嫌侵权的多个公司发送了律师函。
QQ除了名字,从头到尾都是陶希文一手打造的。
虽然前期有模仿ICQ的痕迹,但也仅限于模仿,在之后的叠代中几乎已经完全抹去了ICQ的影子,ICQ要维权也找不到QQ的身上。
不过国内其它几家以抄袭ICQ起家的软体就没那麽幸运了,PICQ丶CICQ丶OICQ这几家均受到了美国在线发出的英文律师函。
在律师函中,ICQ声称他们已经向美国的地方法院状告这些公司的侵权行为,要求他们立即停止使用含有「ICQ」的域名,并将之归还给美国在线。
陶希文所展示的邮件内容,是他向美国的同学求证此事真伪。
而他之所以会这麽做,则是因为两天前在QQ上的一次临时会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