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0(1 / 2)

加入书签

变得有些微妙,楚萸刚想把珩儿生硬地塞进对话里,脑中忽然有道白光猛闪了一下。

袖笼下指甲轻轻抵上掌心,她暗暗咬唇,后知后觉地意识到,王后其实什么都懂,她是故意避开的。

十五岁与秦王相识,十六岁嫁与他为后,她对他的了解,怕是连李斯和蒙恬都望尘莫及。

她又何尝不知道他暗搓搓的心思呢?

也许,看见蒙恬二度将她送进来的那一刻,她就猜到了秦王的企图。毕竟没有他的首肯,谁也不敢擅作主张。

抑或者更早,在她第一次抱着珩儿,满脸茫然地踏入这座庭院的时候,她便隐隐有了几分猜测。

所以,即便很想知道他们过得如何,身上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哪怕最微小最不起眼的也好,都足够令她在这片漫无边际的幽深寂寞中,垂泪含笑品咂良久——她也紧咬牙关,闭口不谈,不让她有机可趁。

由此看来,王后的态度十分明晰,她不想出去。

至少不想以秦王渴求的那种方式,没有尊严地出去。

她宁愿在这里孤独终老,也不想卑微地祈求他,放她出去。

楚萸突然特别好奇,她当初与秦王起争执的原因,可这事毕竟没法询问当事人。

她抿了抿唇,决定遵从王后的意愿,不“助纣为虐”,但若是有朝一日她改变了主意,她也会欣然帮忙斡旋的。

接下来一个礼拜,她又陆陆续续来了三四日,因为话题早已穷尽,她便陪着她在庭院深处慢慢散步,讲些有趣的故事给她听,甚至还给她唱了新学的歌。

王后笑起来的样子美极了,像是满园春花团团盛放,花影灼灼,姹紫嫣红,硬生生逼退了初秋的萧索,楚萸巴不得使出浑身解数,让她一直那样甜美温润地微笑着,可惜时间不允许。

婚期在即,恢复了精气神的秦王,也因为攻燕进入关键阶段,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忙碌,他们被遗忘在了一边。

某日,秦王忽然记起来似的下令,说他们可以出宫回家了。

最后一日拜访,楚萸大起胆子,偷偷把珩儿抱了进去,一见到奶乎乎、冲她开心挥舞手臂求抱抱的小宝宝,王后一直努力维持的理智,瞬间坍塌崩溃。

她咬着红唇,难受地别开脸颊,泪水汩汩而下,最终还是没能忍住,奔过来一把抱住珩儿,脸埋在他柔软温热的小小身体上,哭得很是伤心。

“您不要难过,我一定会想办法再带他进来看您的。您千万要照顾好自己,只要健健康康地活着,一切都会有转机的,我向您保证!”

王后抬起面颊,透过婆娑的泪眼望向她,温柔又脆弱地摇了摇头。

“芈瑶,你不必记挂我,就当我已经不在人世了吧。这些天你能来看我,我真的特别开心。记住,孩子,嫁给扶苏之后,你便是大秦的人了,千万不要再与楚国、与楚人有任何不必要的牵连,那会为你招致祸端,也会影响扶苏与珩儿的未来,你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楚萸微微怔住,隐约间仿佛猜到了些什么。

回到家,她把珩儿往长生胳膊里一塞,提着裙摆就去找阿清。

在她的死缠烂打下,阿清不情不愿地透露了一些内幕。

当初王后被秦王驱赶至太后宫中,是因为她私自接见了楚国使者。

彼时两国尚未开战,秦国也没有折损那二十万大军,双方正处在互相试探的阶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