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7(1 / 2)

加入书签

人喜欢,和她马屁拍到了位,以及在楚王的问题上没有踩坑,他暂且放过了她,并命令蒙恬带她去一个特殊的地方。

直觉告诉她,那个地方关乎重大,不仅不便被外人知道(他刻意赶走了韩非),还关系到她的“考核结果”。

想到这一层,楚萸又开始紧张起来了。

蒙恬步子很大,她需要小跑才能跟上,没多久就有点气喘吁吁了。

珩儿满足地搂着毛笔和竹简,在她怀里蜷成了一个球,脸上挂着遥远的笑容,像是在回味方才书写的感觉。

刚刚拐出章台宫,就迎面遇到了一位明艳灼丽的女子。

她大约三十多岁,着一袭深红色华袍,满头珠玉翡翠,艳光四射,气势十足,身后还跟着两名低眉顺眼的宫女。

“蒙大人。”女子嗓音清亮,冲他们轻轻颔首,目光扫过楚萸和怀中的小宝宝时,明显怔了一下。

不知是不是错觉,楚萸觉得她眼中闪过了一抹阴鸷,只不过她的五官与妆容都太过艳丽,宛如盛放的牡丹,使得那丝稍纵即逝的情绪,很像是光影造成的假象。

“国夫人。”蒙恬礼貌地拱手道。

“这位是——”女子上下打量着楚萸,眼睛长久地停留在珩儿圆鼓鼓的后脑勺上。

“长公子的妻儿。”蒙恬不动声色回答道。

楚萸心头猛地一颤,觉得有股热流从心脏中央涌了出来,流遍四肢百骸。

妻儿。

蒙恬这样称呼他们,这就表明,秦王多半已经认可他们了——

继而她又联想到长公子昨夜的表现,以及阿清特意将珩儿送过来的举动,很多事情一下子明朗了起来。

长公子显然知道,秦王近日会召见她和她的孩子……他的请求秦王没有同意,但也没有不同意,一切都要看她和珩儿的表现。

对面飘来一声短促的冷笑,将她从万千思绪中拉了回来,她疑惑地看向那位美艳的夫人。

这回可不是错觉,那抹冷笑,此刻还在她一侧嘴角边明晃晃地挂着呢。

“原来是楚公主啊。”女子笑容轻蔑,那副骄傲又高高在上的模样,莫名眼熟,“公主真是好运气,兜兜转转竟还能攀上同一棵大树。”

面对她的阴阳怪气,楚萸根本不敢辩解,天时地利人和她都没有,除了忍气吞声外,别无他法。

而且她的话,并非只是口快之下的揶揄讥讽,她明显别有深意。

“国夫人,王上有令,让卑职尽快送公主出宫,在下先告辞了。”蒙恬温和地笑笑,又是一拱手,向前迈开了步子。

楚萸连忙埋头跟上,与女人擦身而过时,她猛然想起她像谁了。

像公子濯。莫非她是——

她想回头再确认一下,然蒙恬的步子实在太快了,她连扭脖子的时间都没有。

她颠颠地小跑两步,再也憋不住了:“蒙大人,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一会儿你便知道了。”蒙恬没回头,颇有城府地应答道。

于是,楚萸跟着他一阵七拐八拐,又走了半个多钟头,来到一处偏僻、冷清的区域。

随着离章台宫越来越远,蒙恬渐渐放慢脚步,将就起她的步速,这让楚萸不得不怀疑,他一开始是故意走得飞快,以减少撞见人的概率。

楚萸大惑不解,却不敢多问,总觉得问了也会被他分寸感十足地踢回来。

没想到这次,倒是蒙恬先开了口。

“公主,稍后所见之人,您绝不可跟任何人提起,尤其是长公子,这是王上的严令。”

他的眼神虽然依旧冷静无波,却无比清晰地传达出了一种威胁:一旦她不遵守以上要求,便会招致灭顶般的灾难。

她打了个哆嗦,飞快地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