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九章 湖边抚琴金殿杀人 下(2 / 2)

加入书签

倒在血泊中的荆轲指着秦王怒骂:「荆轲以命诅咒,秦二世而亡!」

秦王暴怒,仗剑再斩,荆轲瞬间血流五步,变成了一个血人。

水银湖畔,老树之下。

李修元指间的幽怨之声,于瞬间转调变成一丝若有若无,隐于风雨之中的招魂之音。

小黑一掌拍在老树之上,嚷嚷道:「哥哥,那家伙快要死了。」

叮咚一声,一道镇压天地的神曲在天空回响,天空顿时阴云弥漫,黑云压城。

水银湖畔的青草、花儿于刹那之间渐渐枯萎,便是两人头顶的新生的树叶也如纷纷飘落,老树瞬间变成了枯枝。

一首镇魂曲让皇城百姓闻之色变,不知道有多少人沉沉睡去。

连湖里的鱼儿,湖上的鸟儿也纷纷远遁,怕下一瞬间被神曲镇魂。

一曲镇魂惊天地,让皇城水银湖瞬间失去了生气。

李修元怔怔地望着虚空,喃喃说道:「大姐,若见一无头黑衣之士过桥,麻烦你给他指一条阳关大道,莫要再坠恶道……」

金殿之上,回过神来秦王召唤侍卫近前,一阵乱剑斩向荆轲、秦舞阳。

黄泉村里,正是亥时,一身白裙的孟婆正往忘川而去,望着虚空喃喃道:「我说弟弟,你何时来看姐姐?」

抚琴三转,李修元喃喃回道:「我也不知道啊?这事得问我师父了。」

孟婆闻言说道:「下回来多住些日子,要不再替我在桥上守上百年……」

飘飘忽忽,一缕神音不绝于天地之间,带着失了性命的主仆两人,离开大秦皇城,一路往忘川黄泉而去。受到极度惊吓的秦王命令紧闭城门,捉拿刺客的同党!

水银湖畔,天空细雨不知道何时已经停住。

路过行人只见枯树下的两人白衣胜雪,春风拂过,水银湖于刹那之间又回到了漫漫冬日,四下再无一丝的生气。

收起古琴,

李修元望着皇宫的方向,轻声呢喃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悠悠琴声穿透风雨,飘进了雪山上静坐客堂夫子、张良的耳中。

张良一惊,看着夫子说道:「老师,我那兄弟这一曲怎么如此悲壮?我差一些连魂都被他招走了。」

夫子眉头紧皱,静静地说道:「荆轲刺秦失手,主仆二人已经命丧当场,往黄泉去了。」

张良一惊,看着夫子怔怔地说道:「这便完了,难不成我那兄弟早就知道了?!」

夫子望着山下皇宫说道:「他的道与你我师徒不同,你以不要去问他。」

张良皱眉问道:「这是为何?」

夫子静静地说道:「荆轲两人为了大燕刺秦,李修元在水银湖畔用一首神曲为他们镇魂送行。」

夫子的话没说完,水银湖畔的李修元一口血喷出,染红了如雪的衣衫。

夺目的红,如枝头不肯离去的梨花。

……

荆轲刺秦失手,秦王大怒,命大将王翦攻打燕国。

燕太子丹带兵抵抗,无奈双方军力根本无法可比,最终让秦军踏过了易水。

秦军攻下燕国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往辽东郡。秦王又派大将李信率军追击,誓要将太子丹拿住,不见人头决不罢休。

燕王为求自保竟然缢死太子丹,将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王以求洗命。

即便如此,也只是暂逃一死。

然而秦王哪会如他之所愿,大军最终还是挥师北上攻打辽东,俘燕王,燕国亡。

荆轲死,太子丹亡。

大燕终于成了历史中的传说,而太子丹易水相送荆轲一事,也成了大秦之后千古传说的佳话。

春去夏至,李修元这些日子很少出门,每天也只是半日卖酒,半日读书。

在他看来,秦王焚书之后,下一个,该轮到对卢元这些神棍们动手了。

小黑继续跟着淑子在书院求学,只是眼下的书院很多课本都改成了大秦专属的典藏,如《秦记》等等。

酒卖了几缸,李修元时不时也会再动手酿上一回。

让他想不到的是,卢元还没出事,却等来了一个意外的客人。

这日午后,李修元正靠在躺椅上养神,未时正是客少的时辰,淡淡的热风吹进酒肆,让人提不起精神。

便是耳边传来马车辚辚在店外响起,他也懒得睁开眼睛。

直到耳边传来:「还未到炎炎夏日,掌柜却开始贪睡了啊?」睁开双眼,却是从东海回来的徐福是也。

李修元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笑道:「你这是惦记上我了吧?我这除了酒,也只剩下酒了。」

想想不对,李修元又问道:「赵猛那家伙呢?还有他护着你,你怎么敢独自回来皇城?」

眼下公子苏已经去了边关,皇城怕是再无人能压得住赵高和公子亥了。

倘若那两个疯狂要咬人,谁能拦得住?

徐福挨着桌前坐下,静静地笑道:「他们难得回来一趟,不是去逛街,就是回家跟亲人团聚了。」

李修元叹了一口气道:「这里是狼窝,你不怕死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

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