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八章关键(1 / 2)

加入书签

第三百一十八章关键呼楞格最不愿意的就是和中原人打交道,他总觉得只要是和中原人打交道的事情都会变得复杂起来。

他觉得答答部的人做事历来直爽,行就是行,不行就是干,干到行为止。

而他与中原人打交道实在是麻烦,其实究其根本,只是因为在他和列人打交道的时候失去了他答答部特勤儿子的身份。

在答答部,作为亲主之子他一句话就能解决百分之九十九的事情。

而在逍遥城面对宁人,他甚至还要把态度放低到有些谦卑起来有些时候若遇到个奇奇怪怪的宁人他就算把态度谦卑起来都没用。

比如介长生。

在见介长生之前呼楞格先见过方知我,方知我明确告诉他交易必须在逍遥城附近完成。

他其实也能理解。

那么大一笔银子的交易,涉及到了数千匹战马,还包括一批骑弓箭失以及皮甲,一旦答答部反悔的话,中原人根本没能力挽回损失。

若在逍遥城,方知我将逍遥王打点好,让逍遥王从中获利,那逍遥王就会静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主要的是在道遥城附近交易,答答部也不敢轻易反悔,基于公平来说,方知我的件似乎更显出诚意,谁家花钱不算计?不求稳妥?到是这个介长生的话让呼楞格一阵阵的怀疑。

如果两个人有一个是来破坏这场交易的,那他偏向于是介长生。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他一时之间又不能离开逍遥城,介长生的意思是让也随时看看那家卖胡饼肉汤的铺子。

只要什么时候介长生再到那家铺子里吃饭,那就说明东主有了新的指示。

这就让呼楞格又对那位东主格外好奇起来,到底是多大的胆魄和实力竟然敢在天宁造反。

从购买战马甲械的数量来看,不足以形成大的反叛,若只是想偷袭某处,数十骑兵应该是足够了。

突袭某处?地处西北?呼楞格虽然不是那么了解天宁的情况,可这两点联系起来之后他还是想到了一些什么。

白鹿关内有一个规模极大的屯田,屯田之内有一座据说储备了足够边车打十年仗所需的粮食。

如果天宁的这支叛军自标是粮仓呢想到这呼楞格又忍不住摇了摇头。

据说白鹿关内屯田有至少三方大宁边军,这支精锐驻守于此的自的就是为了防范草原诸部南下袭击,以区区数干叛军要去攻打粮仓,无异于是给宁军送马。

里应外合?莫非白鹿关屯田的某位领兵将军,就是要造反的人之一?就在他思考这些的时候,又来了一个中原人找到他。

但见到这个人,呼楞格的心里一下子就有了底气。

这个人叫曹上野,虽是中原人,但在答答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人在答答部已有多年,是年少时就到了答答部生活。

曹上野还有一位叔叔在哈察钦,一样有看超然身份,是哈察钦可汁的座上宾,甚至隐隐有哈察钦宰相之地位。

不过据说曹上野的那位叔叔在差不多一年前横死,被人当街杀。

曹上野的叔叔去哈察钦,也是答答部授意。

这些年答答部就是曹家叔侄两个人例外配合下,将哈察钦压的根本喘不过来气,当然,哈察钦可汗可不知道这一点。

“曹先生。”

一见到曹上野,呼楞格就激动的大步迎接过去。

“总算把你盼来了。”

曹上野看起来三十四五岁年纪,典型的儒生模样,虽久居塞北,不过皮肤并不似草原人那样黑,看着白白净净的一身书卷气。

此人祖上曾在楚国为官,曾是楚国最后一位皇帝杨竞的老师之一,名为曹泊倾。

楚灭之后,曹泊倾没能跟着杨竞逃亡蜀中,一路向北逃到了草原上,一直在答答部隐居。

答答部可汗督尔卓对曹泊倾极为尊重,从曹泊倾身上学到了许多中原文化。

曹上野是曹泊倾的长子,在答答部没有明面上的官职,可答答部的贵族们都很清楚,在曹老先生故去之后这位小曹先生就是能起到决策性质的大人物。

曹上野示意呼楞格梢安勿躁,他伸手往下压了压让呼楞格坐下。

“殿下遇到任么事了?”

曹上野问。

呼楞格将方知我和介长生的事仔细和他说了一遍,请曹先生为他分析到底该信谁的。

“介长生。”

曹上野的回答很快也很驾定。

“为何?”

呼楞格不解:“我觉得这个介长生不值得信任,倒是方知我很有诚意。”

曹上野微笑着回答道:“殿下可见过那个骗子没有诚意??”

这话把呼楞格问的一楞。

曹上野道:“因为方知我去见了逍遥王,介长生没去见逍遥王。”

这话把呼楞格说的更不懂了。

曹上野解释道:“如果真的出了什么问题,殿下觉得逍遥土是站在我门这边,或是站在天宁叛贼那边,又或是站在天宁那边?呼楞格立刻说道:“当然是站在大宁那边。”

曹上野笑了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