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丰收一(2 / 2)

加入书签

咯吱咯吱!

蔡县令嚼着甜丝丝脆生生的红薯,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不用不用,土里生土里长的粮食,不脏。这红薯味道好得很。”

姜韶华也笑了。蔡县令尝得起劲,她忽然也有些馋了。

不过,身为郡主,又是姑娘家,总要矜持一些。

她笑着看崔渡一眼。

崔渡立刻心领神会,从怀中掏出一把短小的匕首,拔了刀鞘,露出薄而锋利的匕首:“这是沈工正特意为我打制的匕首,锋利得很。”

反正削起红薯皮来又快又好。

崔渡削了一个红薯,递给姜韶华。姜韶华很自然地伸手接过红薯,轻尝一口,眼睛陡然一亮:“这个好吃。”

玉米口感粗糙些,红薯就不同了,有淡淡的甜味。

在大梁,蔗糖十分昂贵,产量也稀少,只有富贵人家才吃得起。普通百姓吃盐都要省之又省,更别说糖了。红薯生吃就有这样的口感,简直是意外之喜。

“等煮熟了,甜糯香软,更好吃。”崔渡笑道:“还可以蒸着吃,用火烤着吃,油炸着吃,切开后放玉米糊里。还能晒红薯干,磨成粉做成粉条,总之,怎么做都好吃。”

姜韶华嗯一声,三五口将红薯吃完,继续挥小锄头。

红薯还有一大妙处,刨出来之后,就能称量计数。比收玉米轻松了不少。

“称完了吗?”

“别急,还有两竹筐。”

“这一亩田,竟收了这么多粮食。”

“可不是。崔公子简直是天上派来的神仙啊!”

“我们郡主才是真正的神仙。是郡主收留了崔公子,将田庄给崔公子,还令宋统领去买新粮种。现在又全力推广新粮。如果当日崔公子去了朝廷,还能有今日这样光景吗?”

“那是。崔公子做出的新式辕犁,才一年功夫,南阳郡百姓就都用上了。朝廷推行得怎么样?”

“嘘,别碎嘴了。快些瞧瞧,崔公子的册子上到底记了多少?”

这么多人团团围着,有资格站到郡主身边探头看册子的人,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陈长史十分霸气,占据了最近的位置。冯长史也没客气,同样离得近。杨审理没那么近,但是个头高有优势。

陈瑾瑜就有些吃亏了,垫着脚尖也看不清。就听身边的马耀宗激动地喊了一声:“一千八百斤!”

“十八石!整整十八石!”

陈瑾瑜忽然觉得眼有些热,用手背抹一把眼睛。

姜韶华站在最中间,在众人激动的叫嚷声中,灿然一笑:“红薯丰收!传本郡主的话,今晚田庄设宴庆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