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72 愿节使夙愿得偿(2 / 2)

加入书签

魏叔易直起身,眼中含笑看着那道背影直到消失,复才转身,走向雪中。

雪光模糊了黑夜与白昼的界限,尚不知天光是何时放亮的,便已有朝阳破云而出。

一连数日的好天气,将屋檐上的积雪化去了大半。

这数日间,朔方军中因师大雄带来的变动影响,后续事宜已基本处理干净。

同时,任命新任朔方节度使之事,被提上了日程。

两位副使和一群朔方部将,为此一同去见了常岁宁,将备选名单递上,询问她的意见。

既是被问到了,常岁宁便没有模棱两可之言,直言道:“我认为薛服将军可担此大任。”

薛服蓦地抬眼,眼底俱是意外之色。

四目相视,常岁宁与他微微笑了笑。

两位副使交换罢眼神,那群武将也低声交谈了一阵之后,江台上前一步,抱拳道:“既是常节使的意思,末将没有意见!”

不怪他太好说话,既然已经认主,便该拿出点样子来!

人常节使不需要他们去洒热血打天下,对他们也没有任何要求,却答应为他们报仇,做他们的靠山……这便宜占的,好似连吃带拿,叫人怪心虚的。

人家都这样了,他们若再因任命新任节度使之事而叽叽歪歪,那认得究竟算是哪门子空口无凭的主?当是过家家呢!

再说了,薛服虽说年轻,此次在平息师大雄之乱一事上,倒也的确叫人瞧见了过人之处,这个节度使之位,给他也不是不行——草台班子多了去了,好歹薛服不是个草包!

两位副使也没有意见。

之后又询问了岳家母子,俱点头同意了。

倒是薛服久久不能回神,很难相信自己就这样成为了新任朔方节度使。因此在与两位副使交接事务时,他显得格外兢兢业业。

数日下来,兢兢业业的薛服多次从程副使眼中见到了那欲言又止之色后,终于忍不住问:“副使……您是不是有什么话不方便明说?”

程副使犹豫了片刻后,到底是开了口:“服儿,你的身世与常节使……是不是有什么渊源?”

薛服愣住。

见他神情,程副使正色问:“连你自己也不知晓吗?”

“……?!”薛服回过神,险些被口水呛了一下:“非是不知晓……而是根本就不曾有什么渊源!”

“副使当年收留我时,我已满七岁,是记得自己的身世来历的,我家中世代皆为农户……岂会与随手能拿出七百万贯的常节使有渊源?”

程副使顿了顿,叹息道:“如今军中多有传言,猜测你是常节使幼年失散的兄长之流……”

薛服愕然瞪大了眼睛,并且捕捉到了程副使语气中那一缕微妙的失望之情。

薛服脸色复杂了一阵,起身便要去辟谣。

程副使却将他拦下,摇头道:“不必特意解释,这不是什么坏事……”

“常节使既然对你如此毫不遮掩的另眼相待,便该想到会在军中引起一些猜测。”程副使道:“你到底还太年轻,资历有所不足,暗中总会有不服之人……既是常节使的心意,你便安心收好,善加利用即可。”

薛服思索了片刻,正色点了头。

“不过话说回来……你与常节使分明素不相识,她究竟为何从一开始便毫不犹豫地选中了你呢?”程副使心中始终有一丝不解。

薛服心中也有着同样的不解。

次日,他回到城中,寻得了机会,还是选择开口向常岁宁询问了其中的缘故。

常岁宁没有隐瞒地道:“是崔大都督。”

这个答案让薛服十分意外,他与崔大都督不过只见了数面,甚至以他先前的身份并没有机会和对方直接交谈共事……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何时竟入了那位玄策军上将军的眼。

被人看到并赏识提拔的感激与惶恐,在薛服心头蔓延,竟叫他眼眶都有些发热,道:“常节使之后若有机会见到崔大都督,还请替在下道一句谢。”

常岁宁点了头。

薛服想到了什么,试着问了一句:“敢问常节使,那些自并州而来的骑兵,可是打算去往阴山支援玄策军?”

常岁宁欣赏地点头:“正是如此。”

她此行携并州四万骑兵而来,既是为了平定关内道,也是为了支援玄策军——或者说,后者本就是定下之事,戴长史已得崔璟密令,使并州骑兵前往阴山。她不过是借来一用,顺路解决一下关内道的麻烦而已。

路上之所以未曾走漏风声,正是因戴从提早便以并州大都督府的名义传书沿途各州,只道是太原奉密令行军北境,凡走漏军机者严惩不贷。

在这个时局下,许多指令已很难真正奏效,但太原忽然拿出如此庞大的骑兵军队,此举带来的威慑,令沿途各州心惊胆战,不敢不去遵从。

常岁宁如此一路畅通地来到灵州之后,在那驻守灵州边界之地的两千玄策军的接应配合之下,很快便解决了师大雄布置的守军。

如此方才有了“天降神兵于朔方”之象。

“常节使可是打算随并州骑兵一同去往阴山?”薛服问。

常岁宁点头:“既已到了此处,总要去看一眼的。”

薛服便道:“此一路多凶险,常节使务必多加保重。”

末了,他主动提议,让常岁宁在临行之前,举荐一些可用之人来关内道任职。

所谓举荐,便是让常岁宁将自己的人放进关内道了。

同江台的想法差不多,薛服也觉得这份恩情受之有愧,因此只能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想方设法地来表达自己的诚意与忠心,主动促进密切关系的建立与捆绑。

面对薛服的主动提议,常岁宁自然没有道理拒绝,当日便传书回太原,让崔琅着手安排此事。

大军在灵州休整了七日之后,常岁宁便开始让人准备动身事宜了。

临行前一日,元祥又抽空跑去看了长吉。

谢谢大家的月票,谢谢春卷不好吃嘛,fat、锵锵锵iao、草木惊蛰、蒙格洛塔等书友的打赏~

晚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