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48 蛔蒿中求月票(2 / 2)

加入书签

区别在于只在于位置不同,数量不同。

祈妙跟其他医者凑在一起低语商议,留下两具保鲜保存,剩下的缝合回去,仔细收拾之后火葬,再捡起骨头放入陶罐,就地埋葬。

公西仇看得莫名其妙。

不止他这么想,卖掉尸体的人家也这么想。

祈妙去而复返让他们担心对方要毁约。

一个个提心吊胆。

庆幸,祈妙只是过来询问一些问题。

例如他们住在哪里,孩子生前帮大人干什么事情,一家几口吃的什么,喝的什么。

同样的问题还问了其他几家。

公西仇不解:【问这些作甚?】

【此前出诊,康国境内有些病患也是普通人,体内跟武者文士一样干净无虫。主上早年时期便要求野外打水必须煮沸再饮用,若无条件生火,也要用文气催热,军中有虫疾的军士数量不多。凡此种种可知,庶民体内的虫疾并非自生而是由外界入口。】祈妙又说起她跋山涉水出诊的经历,发现动物繁衍多喜欢在水中进行,诞下虫卵,而这些水源又是庶民日常用水。庶民的虫疾肯定与此有关。有些虫卵个头大,有些则小得宛若水中蜉蝣,肉眼难以分辨。

看似干净甘甜的水也有虫卵。

庶民若是生饮,虫卵都进肚了。

祈妙又指着其中一份记录。

公西仇凑过去也看不懂。

【有问题?】

祈妙道:【是田螺。】

找出患虫疾的途径,也许能想办法杜绝。

公西仇一怔:【田螺不能吃?】

【能吃,少量,煮熟。】祈妙也打听了公西仇的底细,知道他实力很强,【而且公西伯父还是武胆武者,即便不煮熟,生吃也无妨。虫卵根本没机会寄生您五脏六腑。】

露个头就被蛮横武气融了。

公西仇一想到自己生吃田螺的画面,便觉喉头隐约恶心。祈妙不知从哪里听说公西一族对虫子研究多,第二日又找过来请教。预防杜绝是以后的事儿,如今还是先想办法驱虫。公西仇道:【我只是略懂皮毛,你好奇怎么玩虫,伯伯给你介绍真正厉害的。】

他跟祈元良同辈,年纪比祈元良大。

祈元良的女儿就该喊他伯父,没毛病。

公西仇将外出采药的即墨秋摇过来。

即墨秋正在洗药材,听到祈妙为了这事儿过来,起身将湿漉漉的双手往大祭司衣袍擦了擦。蛊虫跟虫疾的虫子完全是两回事,即墨秋的经验不太合适。不过,当他听说祈妙研究这个不仅是为了善堂收养的女婴,也是想让康国境内每个孩子都能远离虫疾,正色答应帮她忙。公西仇就倒霉了,被这俩派遣打下手。他就是一块砖头,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运。

公西仇大吐苦水。

让他一个能单挑上万精锐的武将,搜集病患屁眼儿爬出来的虫子,他大哥真忍心!

“玛玛,你说是不是?”

公西仇想要从沈棠这边找安慰。

结果他的知音却发出感慨。

“君巧这孩子真是医者仁心。历来孩童易夭折,除了风寒水痘这些病症、粮食供应不足以及靠谱的医者太少,另一重便是虫疾。若能解决,不知能挽救多少稚嫩生命。”

根治虫疾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因为饮用水和食物问题不好解决。

如今的康国也只能让人口比较密集的郡县庶民吃饱穿暖,不至于饿死,但高质量的生活条件依旧无法保障,更别说那些生活在高山密林之中的农耕人家。饮水不干净,虫疾就不可能完全打掉。无法治本,只能先治根。

沈棠将此事交给了医署。

医署医士想在这方面深耕都能上奏拨款。

没想到,竟是祈妙先开这个头。

她翻遍现有的医书言灵,也找出几副驱虫药方。只是这些药方失灵时不灵,效果好坏不同。是剂量问题?还是虫疾也有分类?不同虫类、不同位置的虫疾,药方也不同?

祈妙目前主攻的课题是蛟蛕。

蛟蛕者,蛔虫也。

这也是虫疾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更是诸多孩童都容易患的。祈妙萌生这个念头,还是因为善堂仆妇说有孩子患虫疾,有可能是蛟蛕。当时祈妙不在王都,在外行医,仆妇只能找了其他铃医,那人给开的汤剂有点用,但孩子上吐下泻不止,虚脱了好几日。

祈妙路过看了一趟。

应该是剂量大了。

于是,她上门找到那名铃医。

对方还以为祈妙是来算账的,一问才知对方是想要具体药方。铃医十分为难,这可是自己吃饭的传家宝。祈妙出手大方,不仅开了一个对方无法拒绝的数字,还允诺他,自己可以给他一个去王都医署名下医馆当学徒的机会。学徒期间,包吃包住还有酬金。

铃医当即就卖了药方。

药方之中需要一种蛔蒿。

蛔蒿五至六钱,研磨成粉,加酒一两,浸泡一夜,取其清液,蒸煮之后再让患者空腹服用,最后隔一段时间再服用四钱芒硝。这是成人的用量,若是孩童可以酌情减轻。

减多少,用多少,全凭感觉。

这一副药方多有涂改之处,有些东西铃医也凑不齐,只能用类似的替代。残卷中说的蛔蒿他找不到,据说用那种蛔蒿效果更好,反应也会更小。祈妙只能自己翻医书了。

寻找这种蛔蒿在哪里。

若能将种子寻回,再大片种植……

康国孩童将无惧蛟蛕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