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58章 携手离去天雷动,八方风雨汇长安(2 / 2)

加入书签

敢情你家的道门别传是楼观道对吧?

经由海外历练而回——出身同样的一等氏族,陇西李氏你是一字不提啊!

正欲往长安左近选一福地——终南山的确离长安很近,但秦始皇也可以说:欲往长安左近选一福地,安置棺梓呢!

开宗立派!

他的脑中骤然一清,楼观道将要重开!

自家妹子要被拉去楼观道了!

长安左近,道门洞天所在的终南山上,太上真传之一,数十年前被灭门的楼观道,要重建了!

宁青宸也撤去太阴神刀,笑道:「终南楼观,宁青宸,见过诸位!」

「行走世家,大家可以叫我李尔。」钱晨也笑着回应:「但在道门,在下是楼观道掌教,钱晨!」

杨琚猛然打了一个寒战,失声道:「不可!」

宁青宸已经迈出大厅的脚步骤然回头,却见杨琚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只在那里仿佛经受千刀万剐的折磨。

他朝着钱晨摇头,目光中满是惊恐。

「李尔,你不切可和她……」

「青宸,你且退回海外吧!中土大劫将至,受不得你的折腾啊!」

宁青宸好看的眉毛皱成一团,她是万万不想再听到什麽『万古情劫』『广寒仙子』了!

大家不过是修习太阴斩情刀经,至情至性的女子,为何要受这等污蔑?

杨琚言辞恳切,几乎是哀求道:「李尔,你身份特殊,身兼楼观掌教和士族子弟两重身份!」

「若是寻常女子,我必请家主亲上终南贺之,但是万古情劫不比其他,身份越重,因果越复杂,其遗祸更重。」

「魔劫再即,若是再以万古情劫推波助澜,生灵何辜?」

钱晨皱紧了眉头。

他和宁师妹是清白的啊!为了重振楼观,他为楼观历代祖师带来如此惊才绝艳的一位女修。

乃是一片公心!

为何要遭受如此污蔑。

「别信命!孔子告诉我们,子不语怪力乱神……」

钱晨只抛下这一句话,便带着宁青宸转身离去。

碧眼玉龙和水精白鹿并肩向着长安,蹄声哒哒而去。

只留下杨琚心怀恐惧,面如死灰。

「广寒仙子……竟然是广寒仙子!」

「是了!宁青宸去过归墟葬地,在那里得了机缘,而李尔,不……钱晨和李尔是一个人,那麽他不是……元神之尊!藏得好深!」

「他也曾去过归墟,还有少清剑派的那位当世丹神……」

「未想这些地仙界最为俊秀的当世天骄,竟然彼此交情如此深厚?」

「广寒仙子已入阳神,她这一刀,多半手下留情了!」

「但……一尊历代以来,都算惊才绝艳的广寒仙子,遇到了楼观道未来掌教,已经是元神真仙,疑似大能转世的李尔。」

「近古以来的万古情劫都未有如此之奇!」

「李家多了一位元神真仙,更立道终南,道门和李家对长安的影响力必然暴涨!」

「道佛之争……」

「李氏之谋……」

「万古情劫……」

「还有海外的广寒宫闻讯必至,他们还有一位好友乃是少清真传,炼出过不死神药的燕殊,这样的三人,这种种劫数……长安,如何能安?」

「风云变色啊!」

再想起随着玄微太子而来,李尔的弟弟李重。

便是杨琚也只觉得纷纷乱乱,长安即将变成一口沸腾的大鼎,不知多少人要经受熬炼。

海外大名鼎鼎的广寒仙子,陇西李氏李尔的真实身份,乃至他化名钱晨所做的那些事,即便已经传入中土,也只在极少数人间流传。

宁杨两家的弟子,还停留在宁青宸丹成一品,李尔威震建康的老版本。

此时已经兴奋的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难怪姑姑骑着一只白鹿……」宁原眉飞色舞,指手画脚:「那李尔也有一只白鹿,他就是骑着那一只白鹿一路顺着大江进入建康的。俨然就是一对白鹿啊!」

「据说南晋的倾城公主也有几只白鹿……是不是?」

「姑姑能自归墟回来,就不可能是无名之辈。」

「刚刚那一刀你们看见了吗?一定是大神通的雏形,就是不知是哪一种大神通。」

「我见我家叔祖眉毛挂冰,应该是一门冰法神通,许是冰魄寒光!」一位杨家子弟也加入了进来,兴致勃勃,完全没有芥蒂,没看宁家老祖都被砍了一刀吗?

说明宁青宸处事公道啊!

一人一刀,不因诽谤而迁怒,也不因亲近而袒护,太公平了!

还有人提起楼观道。

「自楼观道莫名遭劫,李尔被掠走以来,已有数十年!这桩道门真传,太上门庭终于到了重光之际!此番李尔入长安,必然掀起风云动,楼观重光,也定然大开门庭,重收弟子。」

「你看宁姑姑是被拉入楼观道了!你说我现在赶去长安,还有机会吗?」

「你想得倒美!」

杨家子弟笑道:「楼观重开,首先要由太上道诸多道统前来恭贺,认可这位新掌教继承了楼观道统,然后便要将自家收下,与楼观有关的道统,弟子,送入楼观道门庭,让他们拜在新掌教门下,以助楼观重光!」

「这是道门同气连枝,守望相助的道理。」

「这些年太上道亲近宗门不知道培养了多少继承部分楼观道经文道统的优秀弟子,顷刻间便能支撑起楼观门庭!」

宁原摇头道:「我看不见得!」

「哦?为何?」

「那李尔师叔……」他毫不客气的攀附上了高枝:「一看就是那种说一不二,傲气十足的人,这样的人岂会容忍其他门户往他这里塞人?」

「便是同气连枝,只怕也不许!」

「而且我姑姑丹成一品,才被邀去一并重开楼观,若是李尔师叔认识的这般人物再多些,哪需他人相助!」

杨家,宁家的子弟纷纷点头,思忖了起来。

宁原已经下定决心,明日就偷偷骑着踏风青骢马前往长安,投奔姑父去!

…………

曹玄微领着百名禁军亲卫,同骑着白鹿的李重并肩而行,看着前方隐隐显露,在秦岭和黄河之间夹着的雄关,一拨马头,停了下来。

「不远就是潼关了!」

「此番入关之后,直入长安拜见父皇,李重!你功劳莫大,但就怕有小人从中作梗,近日长安之中亲近于我的士人纷纷来信,言说如今朝堂暗流涌动。」

「我们要做好受些委屈的准备!」

旁边的亲卫队长不忿道:「都是朝中想害太子的小人作祟,要我说六镇弟兄都服太子,我们留在洛阳算了!东头一个帝,西头一个帝,二帝并举,也不用等陛下归天了!」

曹玄微冷哼一声,他才闭嘴。

李重暗暗为他头疼——曹玄微带的亲卫有没有整塑,影响六镇不知道,但六镇兵家算是狠狠地影响了他们。

原来多拘谨的一个人,称长安言必朝廷,拱手就是陛下,称呼朝中高官更是一口一个大人。

现在呢?

跟在曹玄微身边的人老太监一口一个太子,一口一个我大魏,连起来就是太子继承大魏(大位),搞得人心纷乱,入了长安必不得太平。

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军心可用吧!

「师尊来信和我说,佛门之中也有些人不欲我继承大统!他也劝我退下太子之位,参修佛法,日后证道元神,极乐圣境都有我一桩果位,反而留在太子之位上,可能遭遇不测之危!」

「但人生在世,岂能只顾自己?」

「既有了掌握天下的机缘,又岂能对大魏百姓无动于衷?我欲效仿麟祖,身担天下之责,继往开来,为大魏开辟盛世。」

「为天下万民延续富足!」

曹玄微驱马向着潼关而去,诉说心声:「重哥儿,若非你,我可能走不出六镇!希望我们不要辜负这大好时光,一逞胸中意气,为万世开太平!」

一行人雁行奔走,直往黄河边上,铁城一般的雄关而去!

长安剧情的铺垫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楼观重开,长安风云的情节。

从今天开始,恢复每天一更五千字左右。

因为要做火车,今天就提前更新了。

明天应该是晚上更新,具体啥时候,看我什麽时候写出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