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四章 鼓楼两家大斗法崔老道一批殃榜(1 / 2)

加入书签

鼓楼在沽直中心,周围被四条大马路包围,又有四条大街从四个拱门贯穿,乃是沽直第一的景致。

大沽口——炮台、鼓楼、铃铛阁三宝之一!

这座鼓楼名为鼓楼,实为钟楼,高三层,楼底的一层,是用砖砌成的一座方台,下宽上窄,辟有四个拱形门洞,通行东西南北四条大街。

在这座台子上,修建了两层楼。

第一层供奉天后圣母、潮音观音和造化三圣等。楼的第二层,悬有重九百斤的铁钟一口,上面铸满了经文。

乌鸦拎着一百多个玄真教教徒从北门大街直往鼓楼的时候,道路两旁已经歪歪斜斜站满了混混,打行、武行、脚行数千人从鼓楼一直站满大街两侧。

平日里繁华的四条大街,此时更繁华了!

往来的黄包车、骡马大车、行人挑夫都挤在路中央,便是旁边龇牙咧嘴的混混儿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

大沽口不知道多少人,天没亮就睁眼。

睁开眼就欠了一天的饭钱,实在是断不得活计,朝廷断了他们的活计都要小心,更何况几群混混。

玄真教乌鸦领着人来到北门大街的时候,见到的便是这幅景象,几个托茶壶,摇折扇,撇舌咧嘴的大混混已经摆明了车马,大摇大摆的坐在鼓楼的二楼,一个个瘫、坐在太师椅上,冷冷的望着自己。

而面前的道路拥挤,要么把所有人挤到两边,耍出横劲来。

要么就得乖乖从道路两旁混混们的刀口下过。

乌鸦冷冷一笑,一群黑压压聒噪的鸟儿从两边飞过,乌群仿若群鹰,驱散了大沽口上空的鸽子,呼啸的鸽哨声从前后左右传来。

一个身穿长袍,颇有些混不吝的男人从鼓楼上站了起来,骂道:“哎呦!您别赶我鸽子啊!草泥马……”

这时候,一个个身穿黑袍,头戴各种鬼神面具的人跳上了两边商铺房子的屋脊,伸手一晃,数把明晃晃的飞刀暗器臂弩弓箭张开,背后背着厚背大刀,双手环抱如太极阴阳。

左手为光明,包裹右手,右手为黑暗,藏于左手,拇指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藏于其下的右手依旧扣着中指和无名指,持三圣印。

此乃玄真教的法印——玄真印!

看着道路两旁,一个个掩身站在楼顶,用暗器硬弩瞄着下方人群的玄真教徒,混混们一打一个不吭声,便是维持秩序的巡捕也吓了个够呛。

捕头大骂道:“怎么叫玄真教的人混了进来?占到了两旁的高处?要是他们扯旗造反,事情可就闹大了!”

“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知趣一点!”

身后的一名巡捕突然扯掉了脸,露出一张皮质的古怪面具来,将刀架在了巡捕脖子上。

身边的巡捕也纷纷拿手一抹,脸上出现各色面具,挟持住那一队巡捕。

那面具看起来也有门道,乃是各路妖魔鬼怪,青红黑黄白脸儿,唤作五营神将……

街道两旁的屋脊上,大旗翻飞,飘动的棋面之下一道道黑索被弩箭射向对面,随即莫约百位手举黑旗的玄真教门徒从两旁飞起,落在两根黑索的交叉点上。

黑旗翻滚,在天空铺成一条路来。

听四面八方都有人喊道:“恭迎教主座下,第一圣使!”

乌鸦和身边四五十个人一起跃起,身后的披风宛若翅膀拍动,一群人竟然稳稳当当落在了那些挥舞的旗面之上,俨然在北大街众人头顶上开辟了一条道路一般,踩着黑旗飞快掠过。

下方不怕事的大沽口老百姓声声喝彩。

每当玄真教的众人飞过,两面大旗便会分开,裹着两边各持强弩暗器的教徒瞬间消失。

乌鸦踏空而至,所到之处犹如开山分水,旗帜如浪花飞卷。

待到随身的数十人落在鼓楼二楼,那道路两边商铺顶上的玄真教徒也被黑旗包裹,消失不见。

下一瞬间!

整个鼓楼二楼,满满当当的各路人马,大耍行首才看见黑旗从身边扬起,

不少人两股战战,被那股夹刀拿枪的煞气吓得面色苍白。

但也有人呵斥道:“你们玄真教想干什么?每一次行帮大斗法,都要请四方英雄前来见证。这里都是各家帮派行会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你们玄真教不要坏了规矩!”

乌鸦站在城门楼上,看着脚下一对木板对联,低声念诵道:“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回头看着那些想要摆谱给个下马威,却被玄真教的下马威从彻底镇住的混混们,乌鸦抬了抬手,旗帜飞卷,再落下便扫、少了一半人,然后再落下又少了一半人。

最后只剩下莫约百名教徒环绕鼓楼,和他身边带着的数十人加在一起,刚好和楼上的人数相对。

乌鸦大马金刀,两旁的教徒张开旗面,犹如一面黑旗兜着的桌椅,任由乌鸦坐下。

“昨日,教主亲自读过了你们送来的战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