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章 论业力菩提心生斩佛法魔性坚固(2 / 2)

加入书签

“只要莲子吸纳愿力生长,待到莲花开放之际,金身自然也就成了!”

钱晨接过莲子一看,发现这还是一门经文。

便放在怀中收好。

阴阳扇狠狠扫了他两眼,在那里嘀咕他心有反骨,接佛门的东西接的那么自然。

小乘解脱之道只被钱晨得了一宗金身法门,也就是佛门六法之中的金刚身。

剩下四枚代表佛门大乘之道的菩提萨捶:悲、智、愿、行。

其中智慧莲子首先被菩提灵根捻起,对钱晨道:“施主已得智慧之道,摩尼教虽是外道,但其中智慧之路亦有玄妙,般若智慧,已为施主所得。”

菩提灵根再捻起一颗莲子道:“大愿修行之法,无过于太上!”

“汝心中的太一,便是昔年太上因大愿而舍身合道之中,落下的一点不舍。依大愿之道修行,乃是修自己的愿力,奈何太一因大愿而生,施主若行大愿,必难以制他。”

这一枚莲子也被菩提树拿下。

仅剩下两枚莲子。

这下般若智和摩柯愿也已经去了。

钱晨奇怪道:“佛门六法,般若智为大智,摩柯愿为大愿,如来相为法相,金刚身为金身,莲花座为果位,如今除去金身法乃是金刚身坐莲花座,如今还剩下两枚莲子,六法却只剩下一种菩提心。莫非菩提心,便在悲、行二法之中?”

菩提灵根笑道:“钱施主可猜得,那菩提心是剩下的哪一枚莲子?”

钱晨捡起大悲,道:“慈悲之心一落,便是菩提。我猜菩提心便是慈悲心!”

菩提灵根道:“施主果然有慧根。”

十二品金莲也振奋道:“妥了!无论那盘古魔君还是太一魔祖,都绝不会有慈悲之心的。依此道而行,必能成就正果。”

“慈悲之心!”

钱晨脸色发苦,一阵犯难道:“恻隐之心,我倒是有。仁心大义,亦不缺乏。但佛门慈悲之心,究竟是何等大道,还请详叙……”

阴阳扇悄悄道:“虽然很不满佛门卖弄,但这条道路,的确难以被魔染。但我观此心似乎与道尘珠的本性相违背,估计难成。”

昆仑镜小声道:“修慈悲啊!”

她小脑子微动,想象一下钱晨端坐金莲,一脸慈悲的样子,都不禁手上爬满了鸡皮疙瘩。

“怪,太怪了!”

“我觉得太上道祖的大道之内,绝对没有此心的痕迹。”

昆仑镜话才刚刚说出口,就看到阴阳扇朝着她瞪来,连忙改口道:“毕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此心同天地,齐万物,岂是区区慈悲所能囊括。”

“慈悲之心的修持,应从业而起……”

菩提灵光缓缓道:“钱施主可知业力?”

钱晨微微一笑,身后哪吒杀相再现,他脚踏红莲,燃起无量业火。

听钱晨道:“业力乃是天地之中一种极大的障,障落而生业,人行于天地,因欲而行,因行而障天地,故而有反力,其名为业!”

菩提树缓缓摇头,叹息道:“钱施主所说的业力,乃是神通法术中的业力。乃是我佛证得因果大道后,持因果道果,才有天地生业,报应无穷。但在我佛证得因果道果之前,难道就没有业力吗?”

“因果道果?”

钱晨瞳孔微缩,突然明白过来为何十二品金莲和菩提灵根上加持的圆满道果并不如何玄妙。

十二品金莲乃是善德道果,而菩提灵根更是菩提道果。

与佛门关系最为紧密的因果大道,却没有灵宝寄托……

“佛祖乃是对道果修持最深者,其他道尊已经放下道果,唯有他把道果捡了起来,一直拿在手上,等若为诸天万界举起因果大道,所以善德业力,才经由着无形的因果大道报应下来。”

昆仑镜见钱晨不知道这番隐秘,穿梭回到了过去,寻了一个空隙告诉了钱晨。

“为天地持大道?”

钱晨面容一肃:“不愧是佛祖!”

“业力乃在大道之前,是如因缘、寂灭一般长存不灭之理。”

菩提灵根道:“有佛子常说,造恶业者,必报诸己身,又有所谓口、身、意三业,随轮回纠缠往世,因果报应不息。”

“实则,我佛举起因果大道之前,报应不存!”

“业力果报,更是不存在……恶人行恶事,造恶业,并不会报应己身。”

“什么?”

资历浅薄一些的灵宝具都一惊,佛门所言的种种佛法,轮回报应居然是其举起道果强行塞入天地大道中的?那些佛门修行者所得的恶业,居然来自于佛祖。

但真正老资历的灵宝却丝毫没有动容。

钱晨眉头一开始皱了皱,随即舒展道:“我本来也不信这些。”

“但钱施主可信他人有心否?”菩提灵根反问道。

钱晨微微点头:“他人自然也有心。”

“有心便有所感,有所感便能受业力。”

“有情众生,因有情,故有心,因有心故得业。一颗石头,无知无识故无心,便是将其粉碎,又有何业可言?但世间有情众生,行恶事,做恶举,难道真没有后果吗?”

“善恶本由心!”钱晨平静道:“故而由心生业!”

菩提树缓缓点头:“人造诸恶业,自然是报应在他人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