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章 兄弟(1 / 2)

加入书签

姬考钻入了车架内,表情多少有些不太自然。

两兄弟进入朝歌城后,后续交流就减少了很多,姬考在诸侯质子们生活的区域读书学习,只有最初那一两年见过几面。

后来还发生了一件比较尴尬之事。

帝乙去世,诸侯质子代各家诸侯出席祭奠大典。

姬考在半日内,连续得到了四次通知,一次让去、一次不让去,一次又让去,一次又不可去。

最后还是李平安想起了这点细节,自己控制着姬旦找东皇太一说了说,才让姬考最后代表西伯侯府出现在了大典之上。

东皇太一当时还在循规蹈矩做纣王,他是想直接捧姬旦,而不是去捧一个注定会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的姬考。

那次之后,姬考就不再来寻姬旦。

李平安平时也忙,此前压力无比巨大,自是不会多关心姬家兄弟情这般小事。

现在诸多事处理完了,姬旦再见姬考,李平安也不由多了几分唏嘘。

姬考入朝歌城几年,已是变老成了许多,此刻笑容也带了些许伪面,那双目光主动避开了姬旦的眼神。

“老四,你为何会被大王突然送回家中?”

李平安沉吟几声,缓声道:“大王的心思难以揣摩,可能是我有些过界,与各位大臣走得太近了吧。”

“莫要伤心,”姬考顿时来了精神,“朝歌城风云变幻,这段时间也发生了一些我们都看不懂的变故,传闻中,似乎是有异兆。”

“异兆?”

李平安倒是来了兴致,温声问:

“不知是哪般异兆?”

姬考目光微微闪烁,立刻道:“此间只是一些传闻罢了,不值一提,大王年富力强,大商国运昌隆。”

李平安含笑点头,温声道:“大哥是不是在朝歌城中,听到了一些关于我的不好传闻?”

“并未……”

姬考看向一旁,本是不想开口,又有些欲言又止,随之却道:

“确实是有一些的。

“他们说,大王能登临王位,轻松胜过大王子,是因……因你在背后全盘掌舵,与诸大臣联合,早早说服王叔比干,让王室支持大王。

“这事,是真的吗?”

“是,”李平安大大方方承认,“这有什么问题吗?我一直在大王身侧,为大王跑跑腿罢了。”

姬考略微叹息:“既然如此,嫡长子的位置给你坐就是了,大不了我劝二弟三弟效仿两位叔祖,逃去外邦建新城,把西伯侯之位让给你……”

“大哥说什么胡话。”

李平安心底暗叹。

终究还是绕不开这点事。

随着姬考年纪增长,以及在朝歌城质子营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已是有些变了。

这也正常。

李平安笑道:“我此次离开朝歌城,就是回去安安心心做个西伯侯府的四子,此间也发生了一些事,事关大王机密,我不敢乱说,大哥放心就是,定不会因我为西伯侯府招灾,若我成西伯侯,大王如何心安?”

姬考怔了下,随后面露恍然。

他整个人精神了许多,凑近问:“你与大王出现了分歧?”

“也不算分歧,”李平安笑道,“而是我突然发现,自己如果继续在朝歌城中走下去,必会重演当年祖父的惨剧……功高震主,主必杀之,我与诸大臣只是熟识,现如今回返朝歌城,也是为了保命以及保全族人性命,仅此罢了。”

姬考不由得肃然起敬:“老四你年岁不大,眼界见识却远在为兄之上。”

“大哥继续在朝歌城中吧,”李平安叹道,“大王登临王位之后,性情怕是会逐渐变化,大哥还需谨慎小心,莫要忤逆王令,西伯侯府本就已是树大招风。”

姬考问:“老四你觉得,可有其他办法,让大王相信我们?”

“有,自废军事,自毁雄关,西岐百姓化作流民,大王则不与我们为难。”

李平安摇了摇头:

“大哥还请记住,稍后大王迎娶东伯侯之女,兄长需提前准备礼物,无论花多少代价,都要让大王欣喜。

“还有,大哥莫要在王宫女子面前抚琴。”

姬考不解:“这是为何?”

“大哥你外相过于英俊,翩翩君子,抚琴时极易令女子心动。”

李平安轻轻挑眉:

“你也不想,大王的枕边人夜晚睡梦中呼唤姬考之名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