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2章 身家百万的大老板就是不一样(1 / 2)

加入书签

广州。

周家。

今天是周末,是周家请邓家父女来家里吃饭的日子,周老头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来了。

厨房里,周母带着大女儿周海琼、三女儿周海燕、小女儿周海璐以及二儿媳在做饭。

周家的排行,是儿女混排的,要是分开来排的话,那三女儿就是二女儿,二儿媳就是大儿媳了。

客厅里,周老头和大女婿秦刚、二儿子周海民、四儿子周海东一起喝茶闲聊。

秦刚看向周海东这个小舅子,说道:“海东,爸帮你找的这个对象是真的了不起啊,56万的商铺是说买就买,那经济实力真是吓死人,比你那位开火锅店的堂哥要有钱多了。”

周海东也有些惊叹的说道:“确实没想到她的财力这么雄厚。”

周老头道:“想想也不奇怪,她在南宁开的火锅店,面积足足有两三千平方,之前人家请我们在那里吃饭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火锅店的生意很不错,比阿强的火锅店更加赚钱也正常。”

周海民道:“接下来咱家要出一个大老板了,还是身家过百万的大老板。”

周海东道:“哥,现在说这话还早了,能不能成还不知道呢!”

秦刚笑着接话道:“海东,你就别谦虚了,人家女方要是没看中你,哪可能会让爸帮忙留意铺面,然后计划到广州这里来开火锅店啊,这明显就是为以后作打算的。”

周老头喝了口茶,说道:“海东,反正这个儿媳妇我是看中了,她爸爸也觉得你不错,阿珠对你的印象应该也还可以,只要你不犯什么错,这门亲事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听到父亲这么一说,周海东不由得嘿嘿一笑,他从南宁回来之后,这段时间也是积极的给邓允珠打电话和写信,自然能感觉得到这姑娘对他有没有意思。

其实,男女之间有没有那个意思,只要智商正常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都能分辨出来。

而相亲的男女,那就更加容易分辨了,因为双方原本就是奔着结婚去的。

……

酒店。

邓允珠问道:“爸,我们去人家家里吃饭,这算什么啊?看家门吗?”

邓世荣道:“你就当是看家门吧,伱跟海东相亲是我跟他爸作的主,没有专门请媒人做媒,这规矩自然没有那么讲究,看家门这一步算是省略了,或者说是淡化了。”

邓允珠沉吟道:“爸,人家请我们去吃饭,肯定一家人都到齐,我要不要去做个头发打扮打扮啊?”

邓世荣摆手道:“没必要,你这样就挺好的。”

邓允珠道:“那我们带点什么礼品过去?”

邓世荣道:“这些我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咱们先过去吧!”

邓允珠道:“好吧!”

……

邓世荣父女来到周家的时候,是上午十点半左右。

互相打招呼介绍之类的略过不提,邓世荣父女坐下来喝茶的时候,也打量了一下这房子。

周家住的是检察院的福利房,目前只有周父周母以及周海东、周海璐在这里住,其他儿女都住在各自单位的福利房。

众所周知,单位福利房的居住条件,其实是不如商品房的,周老头退休前那也是正处级干部,他分到的福利房条件算是不错的了,有三房一厅,还有厨卫,在这个年代已经令人羡慕了。

但是,这面积不大,装修也只是普普通通的房子,对于已经住习惯了博白那耶邓氏小区以及五岳广场那种超级豪宅的邓世荣父女来说,这居住条件确实是一般般,不值一提。

在客套了几句后,邓世荣才看向秦刚道:“秦队长,这次要谢谢你帮我家阿珠找了这么好的一个铺面。”

秦刚笑道:“九叔客气了,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没想到阿珠竟然把铺面给买下来了,不愧是大老板啊,就是有魄力。”

邓允珠笑道:“秦队长过奖了,我算不上大老板。”

秦海燕笑吟吟的接话道:“阿珠,你真是太谦虚了,价值56万的铺面都是说买就买,这要是算不上大老板的话,那全国能称为大老板的恐怕就没几个了。”

邓世荣道:“说到这个,还要再次谢谢秦队长,这个铺面买下来,恐怕用不了多少年,价值就要翻倍了。”

秦刚惊讶道:“九叔,你这么看好这铺面?”

“我不是看好这铺面,而是看好广州的发展。”

邓世荣笑道:“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你们是广州本地人,相信这几年已经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了,接下来不管是房子还是铺面,价格都会越来越高,甚至翻个几倍都不奇怪。

要是你们有闲钱的话,可以尝试着去购买一些铺面,或者购买商品房也可以,只要买下来了,那迟早是能大赚的。”

周老头跟邓世荣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那可是从早上一直聊到晚上,对于他的见识与目光还是非常佩服的,而且广州这几年来确实有了不小的变化,或许这铺面和房子的价格真如他所说的那样不断升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到这里,周老头点头道:“九叔,你的眼光独到,既然你都说这铺面和房子接下来会升值,那回头我就留意一下,要是有合适的小铺面或房子,就买下来。”

邓世荣笑道:“放心吧,买下来肯定只有赚没有亏的。”

这话他敢百分百确定,在90年代的广州,房子和铺面闭着眼睛买,不管什么价,都只有赚,没有亏。

邓允珠对于父亲的眼光那是绝对信任,听到父亲这么说,她兴奋道:“爸,你这么看好广州的铺面和房子,那我是不是要多买一些放着升值啊?”

邓世荣道:“当然要买,不过这事也不用急,你先把广州这火锅店开起来再说吧!”

周家人闻言心中都是一震,听邓允珠说话的语气,显然手上还掌握着不少资金,这身家百万的大老板就是不一样。

接下来,大家随意闲聊,这周家人个个都是吃皇粮的,在见识方面还真不是普通人能比的,不管聊什么都有人能接上话,而邓世荣拥有前世的记忆,那见识更是非同一般。

双方聊得那是相当的愉快。

在众人闲聊的时候,周海东也坐到邓允珠旁边,他们自然也有他们的话题聊。

到十一点半左右,周母等人终于把饭菜做好了。

做的都是地道的粤菜,两广的口味是一致的,周母和儿媳女儿的厨艺虽然比不上专业的厨师,但各自都有一些拿手菜,几人凑在一起,倒也整治出了一桌不错的席面。

两广是出了名的喜欢喝汤,因此两广的媳妇或许做其他菜水平不咋地,但很多都能煲一锅靓汤。

而饭前先喝汤,也是两广大部分地方的习惯。

所以,在开始吃饭之前,周家人就热情的给邓世荣父女各自盛了一碗汤。

周老头道:“九叔,阿珠,这乌鸡汤是我老伴的拿手靓汤,你们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嗯,我尝尝。”

邓允珠用汤匙舀了一口品尝了一下,然后就夸赞道:“这汤好鲜啊,而且香味浓郁,伯母你这手艺真好。”

周母被夸得满脸笑容:“哈哈,阿珠,你喜欢就多喝点。”

邓允珠道:“好的,我一定多喝。”

这一顿饭,吃得是宾主尽欢。

邓允珠的情商还是可以的,虽然周家做出来的菜肴跟父亲做出来的没得比,但她还是把菜和汤给狠狠的夸了一通,直把周家的几个女人夸得心花怒放。

饭后,邓世荣父女又留在周家喝了半个小时左右的茶,才告辞离去。

目送邓家父女离去,在公安局工作的秦刚便率先夸赞道:“这九叔果然跟爸说的一样,见多识广,还有阿珠也不愧是生意做得这么大的老板,这为人处世可不比体制里的人差啊!”

周海琼附和道:“我那道蒜香骨做得其实也没有多好,她那样的大老板什么好吃的没吃过啊,还能这么用心的去夸我做的这道菜,确实是很会说话啊!”

周海燕拍了拍四弟的肩膀,感慨道:“海东,你这次是真的捡到宝了!”

其他人也都纷纷夸赞,这次邓世荣父女登门,给周家人都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周海东听得嘿嘿直笑,他的对象能够得到全家人的夸赞,他与有荣焉。

……

邓世荣并没有在广州多待,到周家吃了顿饭,次日又跟老周和老黄饮了早茶,便坐上了返回南宁的大客车。

他没有去中山医科大打扰小儿子学习,主要是分别的时间不长,而且广州离得也不远,从南宁过来还是很方便的,不像之前二儿子跟三儿子远在京城,想见一面都不容易。

至于邓允珠,则留在广州找人装修她的火锅店。

邓世荣为了她的安全,还特地打电话回南宁调了两个安保人员过来。

关于火锅店的装修,周家也算是小小的地头蛇,各行各业的人都认识不少,自然能帮邓允珠找来靠谱的装修团队。

在火锅店装修期间,周海东除了上班时间,只要有空闲就往这边跑,对邓允珠那是大献殷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