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9章 改天换地(1 / 2)

加入书签

成百上千年来。

甚至可以说,自从出现成规模的文明以来。

人类都在面临土壤沙漠化的威胁。

尤其是最近几十年间,土地退化的速度更是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虽然这一过程并不是完全没出现过逆转,但那一般都是在以世纪为单位的长轴距时间中才会发生的事情。

而现在,一个机会,一个改变华夏,乃至改变地球的机会,至少是可能性,已经摆在了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面前。

相比之下,后面两个片区的勘探情况,甚至都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当然,会肯定还是要照常开完。

只不过,众人进行讨论的热情,却已经比刚才冷却了不少。

常浩南自然也看得出这种气氛的变化。

于是,在最后一组人介绍完这段时间的工作以后,他直接开口收了個尾:

“这样吧,翟研究员,你们把刚刚的三组分析测试结果汇总一下,包括原始数据在内,给我和李总工分别拷贝一份,我们回去之后进行一下参数拟合。”

翟明国对常浩南的要求自然是没有二话:

“这些我们在今天开会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等会您二位走的时候会有资料员送过来的。”

紧接着,他又话锋一转:

“另外,常教授,我看你们发过来的那张卫星图上,还有很多其它的的异常点位,需不需要马上组织第二轮的勘探?”

翟明国毕竟是正经搞研究的,虽然此时的思绪已经飞到了几千公里外的蒙省,而且恨不得人也跟着一起飞过去,但不会因此就把手头的工作给扔了。

更何况他心里也清楚,沙漠土壤化这事如果真能成,那功劳至少有一半来自那颗遥感卫星,以及常浩南开发的高维数据处理算法。

所以即便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也应该在砍柴之前先帮忙把这把“刀”给磨得更快一些。

不过,常浩南却摆了摆手:

“暂时不用。”

“等我们回去做完拟合,应该能把算法升级一次,然后用2.0版本的算法重新处理一遍卫星图,而且到那个时候或许还会有更新的图像传回来……总之过一段时间再决定第二轮勘探的具体任务会更合适一些。”

说到这里,他又转头看向自己右手边的肖文昌:

“而且,我看肖组长他们也已经连轴转很长时间了,应该需要休整一段时间,至少过上一个囫囵个的春节吧……”

后者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也是愣了一下之后才表态道:

“这个么……我们的队员过去倒是也习惯了……”

话是这么说,但听到常浩南说有一段休整时间的时候,几名来自勘探单位的成员还是露出了一副放松的表情。

如果可以的话,又有谁不想多在家待一段时间呢?

在安排好跟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任务之后,常浩南又对着翟明国补充了一句:

“再有就是,把今天关于天山北麓冻土情况的考察报告给铁路工程部门的同志抄送过去一份,上次我跟计算所合作的时候,听他们说除了青藏铁路以外,国家也有在天山山脉修建铁路的计划。”

“包括后面如果有跟青藏高原有关的遥感和地理勘探结果,也可以顺便和他们合作一下,大不了让铁路系统从基建经费里面出点血嘛……”

一番部署之后,今天这场堪称漫长的会总算进入了尾声,众人也纷纷离席准备走人。

不过,常浩南又专门把翟明国给叫住了:

“这个沙漠土壤化的思路如果真想落实,那咱们一直待在京城是没指望的,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土地管理还有农学这些方面的内容,咱们也都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还是得跟一些距离荒漠地形比较近的中西部院校合作,这方面,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岩土学和土壤学虽然听着有点像,但前者是地球科学而后者是农学,甚至连大类都不一样,属于常浩南连接触都没怎么接触过的领域。

而且,随着时间进入2000年下半年,涡扇10的累计安全测试小时数也不断突破新高。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上2-3个月,涡扇10就会进入设计定型流程。

估计整个第四季度,常浩南的主要精力都要放在这件事情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