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6章 你这不是撞枪口上了么(1 / 2)

加入书签

第786章你这不是撞枪口上了么?

“常教授,你怎么一点都不生气啊?”

看着脸上毫无愠色的常浩南,柳晨晨觉得自己有点绷不住,当即双手叉腰:

“这文章可是通篇都在针对您啊……”

常浩南总不能说我上辈子看过写得更好的,只好摆了摆手:

“这篇文章针对的不是我,甚至也不是火炬实验室,只是拿咱们当个引子罢了。”

实际上,如果这篇文章作者真的知道火炬实验室,以及常浩南本人的情况,恐怕就不会敢碰这个瓷了。

毕竟,他们要是真有勇气,

对方显然只是从京航大学之前发出的公示上面看到了一些只言片语,然后就脑补了一出“实验室负责人勾结学校和国企损公肥私”的剧情,就写成小作文发了出来。

实际上,任何人只要到火炬实验室的主页上看一眼常浩南的履历,就会知道这篇文章里写的内容跟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但别说在互联网还没扩展开来的1999年,哪怕放在5G时代的2019年,也不可能有几个人专门去查证的。

不过不要紧。

常浩南刚想要开口,办公桌角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但就算是这样,他也还是抹黑了我们实验室,还有京航大学!”

所以,一直以来,他都在不影响主业的前提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改善舆论方面的劣势。

虽然不至于完全是一本杂志的功劳,但至少也从中出过一分力。

不过,这次有电话打过来的却并非保密专线,而是那部外线电话。

不生气,不意味着常浩南不准备解决问题。

她只是觉得,不能允许这些流言蜚语肆意流传下去:

“喂,您好,我是常浩南。”

这也是很多谣言明明质量低劣,但却能长期传播的关键原因。

之前日本品牌集中在欧洲曝出质量问题,口碑滑坡那会,常浩南就提前好几年把“逸林”这个名字给抢注了,然后交给科工委那边负责运营,主要内容也是小作文,不过是外国小作文,相当于用魔法对抗魔法。

这个年代的人民群众对于搞笑段子和心灵鸡汤的接纳程度远超常浩南的想象,至于这些内容后面所隐藏的含义,倒是不太会有人关心。

虽然辩经无法直接改变物质世界,但作为过来人,常浩南非常清楚,如果真的一直放任不管,那对于整個社会的负面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柳晨晨愣了一下,然后打了个招呼,先行离开办公室。

而作为一个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人,柳晨晨对此并没有太多概念,更不会想得到,这一类文章的写作和发表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

“我想……”

甚至在课本中都能找到一些痕迹。

当然,这和常浩南的想法也是差不多的。

这种形式之所以效果好,就是因为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而至少从《逸林》的销量来看,效果应该不错——

比如这两年功夫,常浩南就明显感受到,民间对于日本产品的迷信程度降低了不少。

“常教授啊,是我,唐林天。”

唐校长和常浩南之间的联系,正好卡在一个标准线上。

比他密级更高的,只要和常浩南的通话就是保密专线。

而比他密级更低的,根本混不到保密用机,只能打外线。

而唐林天本人,按照原则,需要根据情况来选择——保密专线是相当有价值的联络方式,需要尽量维持畅通,不可能让你拿来说一些无关的事情或者煲电话粥。

报上身份之后,电话那边稍微沉默了一下,然后才开口道:

“常教授,学校宣传部门发现外界有了一些关于火炬实验室不符合实施情况的流言蜚语,现在已经派人去想办法处理了,详细情况过一会我会让人去说明一下。”

你说这不是巧了么!

“唐校长,我想我知道您说的是什么了。”

常浩南把视线重新投向办公桌上的那份报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