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3 章 二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武周位面

天幕有异动时,武曌正和上官婉儿梳理之前买的课本,一套书共六本,想在短时间内吃透根本不可能,且考的试题十分广泛,完全不知会考哪里。

于是武曌命上官婉儿按卷子上的题目找出课本里对应的内容,先把这一部分学会。

两人挑灯夜读,亥时时分才休息,早上起来又继续梳理,直到宫人回禀天幕有异,武曌才放下书,带着上官婉儿往殿外走去。

出门前,上官婉儿还问了武曌,“陛下不准备不准备?”

“不用准备,这次肯定没朕。”昨日的两次可都是毫无预兆,没听天幕有异,武曌猜想肯定是先把他们召上去,之后才有天幕异动。

这次她还在就出现了天幕有异,大概率是没她了。

正好也可以休息一下,虽然系统商城很香,但考试是真的难,每次考完她都觉得浑身力气被抽干了一样,而且考完还要忐忑地等待成绩,比她幼年时读书还累。

不过天幕考试的频率是不是太高了?天天考?

带着满肚子疑惑,武曌走到了殿外,“咦,那不是——”好眼熟啊,可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直到听见别人称其为“子安”,向其讨教《滕王阁序》,武曌才想起对方是谁,次子李贤早年的伴读,那个写下《檄英王鸡》,被稚奴一气之下怒逐出府的王勃,王子安。

竟然是他。

看了一会儿,武曌还看到了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的杨炯,和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的骆宾王,不禁有些疑惑,此三人皆以文词见长,难道这回考的是文词?

正狐疑着,就听到了天幕播放的通告,武曌挑了挑眉,“竟然真的考诗文。”

说罢,侧目看了一眼上官婉儿,“婉儿的诗也写得不错,没上去可惜了。”

武曌是真的觉得可惜,她之所以让上官婉儿和她一块理书,正是因为那道题目中提到的——女官上官婉儿。

神女说天下有名之士,无论男女贵贱皆有机会参加考试,婉儿能出现在题目里,定也是有名之人,怎么这次没有呢?

上官婉儿听出武曌话中的可惜,温声道:“陛下,婉儿那不过是随手拙作,如何能入天上神女的眼。”天幕上虽也有女子,但不过寥寥一三人,女子出名可比男子难多了。

等看到试卷时,君臣一人不约而同觉得这次上不去其实也挺好的,毕竟又是一门新的考试,没有任何准备很难考好。

即便考的是自己的诗。

还有那个六百字的文章,一时半会写出六百字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武曌忽然觉得昨日的考试和今日比起来,还算是简单的,毕竟大多都是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能写写,不能写只能放弃,思考的时间还是很多的。

但今日的卷子……真的有点厚了。

光是看完题目恐怕都要花费不少时间。

“陛下,你看——”上官婉儿不经意间瞥

到天幕左下角,惊呼道。

武曌顺着对方指的方向看去,天幕左下角的位置竟放上了考题,虽然用的还是卷子上的文字,但下方大唐的楷书!!

“快让人把上面的题目抄写下来。()”

……

其他位面的写诗的皇帝们已经从怎么没他们自动转变成——还好没他们,怪不得会给一个多时辰那么多,原来竟要考这么多。

刘彻自从看到每道题都让写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后,对题目上所写的诗立即从欣赏转为避之不及。

“诗歌不就是有感而发写的吗,哪有这么考的,又是让赏析,又是翻译的,还有让分析里面某一个字的妙用,更离谱的是还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_[()]?『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有这功夫都能再写一首了。

每个人对诗歌的理解都不一样,只要写得好,那就是一首好诗。连形式都没太大讲究,只要句式大体整齐,押韵即可。后世的诗这么多讲究的吗?

幸好他不用考。

始皇帝嬴政:“……”后世学诗这么考究的吗?

感觉和他印象中的《诗》不是一种东西。

模拟考场

王昌龄看着卷子上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沉默了,想必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被贬官,太白兄写诗安慰他了吧?

没想到他竟是以这样的方式闻名天下。

叹息一声,王昌龄在“左迁”是什么意思的空格上写下被贬一字。

赏析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赏…赏析?为何要赏析?这句不就是太白兄对他的遭遇感到同情,安慰他一下吗?

看到第三小问要翻译全诗,并写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王昌龄呆滞了。

在场的考生看到第一页总共六首诗,其中李白就占了三首,不是写秋,就是写送别,现在又来了一首安慰友人的诗。

唐玄宗之前的文人真的很想问李白,你是不是给神女塞钱了,为什么考的都是你的诗?

你干脆出一本诗集得了。

李白同时代或者李白之后的文人对李白的生平门清,这几首算什么,李白写过的诗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才哪到哪。

若是有补考机会,他们考完试一定要向太白兄请教——太白兄写诗的时候想表达什么。

本以为第一页已经考得很离谱,翻到第一页,众人才知道只有更离谱,没有最离谱。

题目:

【甲】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1]

……

问:甲诗作者为___代诗人___。乙词作者为___代著名词人____

众人:“???”

谁写的可不可以自己出来认领一下?救命啊,又不是

() 他们写的,也不是他们同时代的文人写的,让他们怎么填嘛?

听都没听过,哪有这么考的!

乙词作者辛弃疾看到下面的问题瞳孔一缩,这是什么?找不同吗?

下列对诗词中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热闹的练兵场上),的卢战马飞一样地奔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B.(热闹的练兵场上),战马像的卢马一样飞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C.(两军对垒的战场上),战马像的卢马一样飞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D.(两军对垒的战场上),的卢战马飞一样地奔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2]

辛弃疾看得眼睛都花了,最后才选了C,不放心又回去看了一遍,及格对他很重要,能拿的分绝对不能丢。

甲诗作者杜牧看到下面的问题不由一怔,这是可以填的吗?填了不就被圣上知道他在感慨自己怀才不遇,内涵圣上吗?

甲乙两首古诗词中都有一个英雄的身影。甲诗中,作者除感叹“东风()”成就了周瑜英雄之名,也暗含了对自己_____的意味。乙词最后“可怜?()?[()]『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一句,道尽了词人_____的英雄之悲。

杜牧犹豫了一会儿,把答案填到了乙词处,对方的词和他有异曲同工之妙,填上去肯定没错。

也不知这首词是何人所作,竟如此豪迈大气,又不失文采,真想结识一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