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0 章 兰塘·淀粉肠作坊9(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三十章

兰塘村的村民近来可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连村民之间的摩擦、家庭矛盾都少了许多,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处处透着和气。

只因村里的淀粉肠作坊历经一个多月,终于盖成完工了!尤其那些被桂香婶子选中的人,是日也盼、夜也盼,瞧着那些在工地上盖作坊的汉子拿回去的不菲薪酬和日日吃的好饭食,谁不眼热?盖房只是一时的事儿,做工可是长长久久的,终于盼到这作坊建成,好日子就要落到自己头上来了!

前几日,一直在外跑商的青哥儿也回来了,眼瞅着这淀粉肠作坊就要开张。

“青哥儿也真是有本事,一个小哥儿,多少汉子进城去都不敢乱看,生怕惹了城里人不痛快招惹上麻烦,偏偏青哥儿,得了贵人青眼还敢上外头跑商,搁我身上我想都不敢想!”

一群人又聚在大槐树底下说闲话,不过如今全然变了口风,对沈青只有不住的夸赞,再没人说半句闲话。什么小鸡村的老王家,配给他们青哥儿提鞋不配?

“那是,青哥儿打小就厉害,种地打猎都是一把好手,村里的小子一个都比不上!你瞅瞅那老沈家,离了青哥儿,地种成啥样了?这都开春要播种了,也不说提前把地犁一犁,地里那些杂草半点不像个样子,村里的狗看了都摇头!”

“就是,青哥儿力气大,身手又好,村里没一个小子能打得过他,出去跑商遇上点啥事也不怵!俺们家小子小时候就被青哥儿打过,俺家小子还比青哥儿大一岁半呢,都打不过青哥儿,人家合该有能耐!”

“我瞅着青哥儿如今穿衣打扮都和个汉子一样,别说还真俊呐!大抵原本就是个小子投错了胎,不然能这样有本事?瞅着就和别人不一样!”

……

连二婶躲在树后听了一会儿,见全是夸赞青哥儿的好话,再没闲撩牙的扯些让人不痛快的事儿,美滋滋的离去了,比夸他自家哥儿还得意!

不过她家藕哥儿近来也是很不错的,连二婶提起来嘴巴都要咧到耳后根了:“忽然就一堆人上门提亲,俺们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矮了半寸,我这眼睛都挑花了,竟然不知道该选谁。”连二婶今日上门来,一是要听听沈青对淀粉肠作坊的安排,二则是想和苗氏倾诉一下她最近甜蜜的烦恼。

她家藕哥儿如今也到了说亲的年纪。连藕比沈青小几岁,翻过年来虚岁就十七了,正是一个哥儿最好的年华,今年定下来,明年成亲最恰当。连藕和沈青不同,他是最符合当下审美的那种哥儿,模样性情都近似女子,原本连二婶心里就清楚,自家藕哥儿少不了一门不错的亲事,却也没想到如今能有这般盛况。

“说起来也是沾了你们家的光,都知道咱们姐妹俩交好,藕哥儿就算现在没有在作坊做事,将来青哥儿也少不得要拔拉他。多少以前俺们家攀不上的人家,如今都殷勤得不得了。”连二婶压低了声音对苗氏道:“我上次回娘家,我哥嫂还帮着村长探口风,想把藕哥儿

说给村长家的二儿子呢!”

这个村长说的可不是赵有当,而是石渠村的村长。石渠村本就比兰塘村富裕,兰塘村的姑娘小哥儿能嫁去石渠村就够让人羡慕的了,就更别提是村长家了!

苗氏手里摆弄着一块料子,天气暖了,她正要给沈青缝一件春装。闻言便道:“那你是咋想的?村长家也算不错的人家了。”顿了顿,苗氏又道:“其实你现在就能让藕哥儿进作坊做工,将来嫁了人这工一样带到婆家去,给藕哥儿抬身份呢。”

“你道我不想?”连藕就算要出嫁,也得明年了,这一年光景能赚多少钱,她全都不要给藕哥儿添嫁妆也是好的。“我那嫂子在家哭嚎,说俺们二房全来做工,家里的事情都得落在她们大房身上,不公平,非要让我们二房少去一个,腾出来一个名额给他们家连叶。”

连二婶的大嫂王氏生了四个孩子,头一胎连树是个哥儿,早已嫁人,嫁的就是同村的人家。老二连山是个小子,娶了下河村的姑娘。还未成亲的两个小的便是一个小哥儿连叶,和成天被王氏抱在怀里的小子连宝。

连叶比连藕还小两岁,要是能去作坊做工,将来说亲一样抬身价。

“要说起来,俺们如今赚的钱都是交到公中给我婆婆收着,自己得不了一文钱。是来做工又不是来享福了,照样要干活出力气,怎么她多分摊些家务还委屈上了?俺们赚的钱割的肉她是不吃,还是盖的房她不住?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给叶哥儿抬身价。”连二婶叹了口气,“我对叶哥儿那孩子倒没什么意见,叶哥儿也是在我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她要是好好跟我说,说句软乎话,我也愿意替叶哥儿谋划,可她偏偏要这样闹,想得实惠又不想承情,搞得像我欠了她一样,我惯得她?我就让藕哥儿留在家里干家务,其他的我是不会和桂香提的。如今白白少拿一份钱,给我婆婆气坏了,好几日没给她好脸色。”

以连二婶和苗氏的关系,多要一个名额算得了什么?可她就是不愿意顺了王氏的心!反正她家藕哥儿是青哥儿的表兄弟,沾了血亲的就算不在作坊工作,也一样有身价!

苗氏听完叹了一回气,大人之间怄气,王氏如此行径,最后吃亏的还不是叶哥儿?可换了是她,她也咽不下这口气:谁也不欠她啊?

连二婶骂了一会儿王氏,又转回来说起藕哥儿的亲事:“我婆婆如今也是心大了,竟然看不中村长家的二儿子,说次子又不能继承村长的职务,想再多看看呢。这话说的我都心悬!”他们老连家啥条件啊?还敢挑拣上石渠村村长家的小子了?况且连藕还是个小哥儿,谁家乐意给长子娶哥儿?

谁知道苗氏听了这话,琢磨了一回竟然很赞同:“我也觉得不急呢,藕哥儿才多大,拖上一年拖到年底再定也不迟。搞不好到了年底,你连石渠村村长的长子都看不上了,能把藕哥儿嫁去县城呢!”

连二婶瞪大了眼睛:“这、这就一年,还能嫁去县城?”

“这家里成亲,还不是主要看门第?你看我出嫁时家里穷,嫁的什么人家,我妹子又嫁的

什么人家。”苗氏的妹子出嫁的时候,苗兴苗旺都成年了,家业也慢慢做起来了,苗秋朵就嫁去了城里。

这道理其实谁都懂,但苗氏的话里蕴藏的信息却是,她有把握一年时间,就让连家的家境有质的提升!连二婶一边为此心惊不已,一边又惊讶于苗氏如今也有这般心气儿、敢做敢说了。她捏着衣角琢磨了傍晌,总归年底的时候藕哥儿年纪也不算大,就信苗氏一回也没什么损失!

“那我回去和我婆婆说说?”连二婶嘴上说着问句,心里却已经信了八分。

“门第倒也没那么重要吧,藕哥儿要是来作坊做事,半年后我就提他当管事,他赚的钱不嫁人也能养活自己。主要还得是人好,藕哥儿喜欢才行。”沈青从院子里进来,他方才在窗户底下听了半晌了。

如今沈青自己尝到了自由恋爱的甜头,对村里这种盲婚哑嫁多少有些看不上、不赞同。有的时候两个人都是好人,但性子合不来,一个爱静一个爱闹,却因门第相同被硬凑到一起去,婚后话不投机,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的,也是互相折磨。

藕哥儿要是有自己喜欢的小子,哪怕家里穷一些,他帮着拔拉着,也能让小两口过上好日子。

连二婶听了这话一方面很感谢沈青,另一方面又觉得这话实在好笑:“青哥儿说的这是什么话,什么喜欢不喜欢的,传出去成什么样子,哪有没出阁的哥儿把喜欢放在嘴上的?”

这也是村里一桩怪事,她们这些成了婚、生了孩子的妇人夫郎,能凑在一起偷偷说房里事,比较自家汉子的时长、本事,可真要让她们说什么爱呀、喜欢呀,那是谁也说不出口,臊得老脸通红。

这会儿青哥儿就这样大喇喇的说出来,连二婶破觉得好笑有意思。她脸上带着揶揄的笑容打量了一番沈青,心里存了个隐隐的念头却没说出来:青哥儿能说出这样的话,莫非是自己有了喜欢的人了?

这孩子说句好听的是胆子大,敢闯敢做。说句难听的就是性子野没个哥儿样,若是真有自己喜欢上的汉子,连二婶竟也不觉得奇怪。

青哥儿原就不是一般平常小哥儿。不过这是好事儿吗?连二婶不知道。

苗氏拍了沈青一下:“别乱说话,藕哥儿是最规矩的小哥儿了,平常自家院子都不怎么出,出门也是跟着长辈一起,什么喜欢不喜欢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