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9 章 兰塘·淀粉肠作坊5(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零九章

之后赵家再怎么和老沈家掰扯,苗氏已经无心关注。她神情恍惚地往家走,门口有块土坷垃也没注意到,险些绊倒栽个大跟头。

沈青连忙拉住她:“娘,你怎么了?”

苗氏这才回过神来。可她拿不定主意,这事儿要不要和沈青讲。不讲吧,她心里憋闷的慌。可要是讲,她真是半点证据也没有,现在赵家这一闹,她连怀疑的对象都没有了。

又或许没有什么人祸,是她想多了。是那老沈家祖上不修,冥冥中自有天意,沈志高命定的不该有后……自沈青发现那个山洞之后,苗氏更加相信这些天意、神鬼之说。

越想越乱,犹豫再三,她还是将这件事咽回了肚子里,决定观察些时日再决定要不要和沈青说,便摇了摇头:“没事……青哥儿你方才说有话要和我讲,是什么事儿?”

她一时着急跑了出来,沈青要和她说话都没顾上。

沈青抿了抿唇,两人进了院子掩了大门,才道:“娘,我……我喜欢上一个人,想和他成亲。”

苗氏一愣,紧接着就是满心的喜悦。许是成亲、生娃是她这个年纪、这个年代的人刻在骨子里的第一要务,村里和沈青一般大年纪的早有孩子了,她看着连二婶抱着连翘,不知道有多羡慕!这时候沈青说出这话,苗氏心中的阴霾都因这话被驱散了大半:“这是好事啊!你看上谁了?咱村的还是石渠村的?和人家通过气儿没,人家家里答应了没啊?”

之前沈青和她说今年都不考虑成亲的事儿,苗氏还有些发愁呢,只怕沈青年岁越大越不好找。现在孩子自己开窍了,这是大喜事啊。从前的事情弄明白固然重要,可再怎么弄明白,沈璋和那个没生下来的孩子也活不过来了。然而沈青成亲,却能给她来带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通过气了,他也喜欢我,他很喜欢我……他家里应该也没意见。”沈青低声道,向来大大方方的哥儿这会儿和母亲说起心上人,也带了几分羞涩:“只是,他不是咱们村的,也不是石渠村的。他是那个世界的,宋开霁,我之前跟您提过,我在那个世界认识的第一个人。”

“他爹没了,就剩一个娘。我想把他俩带过来,咱们一家四口一块生活。以后我和他可以一起往来这两个世界,多多的赚钱。或者赚够一个数目,攒够了东西,再也不去那头了也成,咱们一家子搬去县城住,或者等山上的庄子修好了就住在那里。”沈青已经开始畅想一个有宋开霁的未来。

苗氏呆住了,傍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这……这成吗?那边的人……”她也说不上来自己在慌什么,可是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人,一个她从未接触过世界的人,从前停留在沈青的描述中也就罢了,忽然要来到她身边,和她成为一家人,苗氏的心里直打鼓。

沈青扶着苗氏坐下:“娘,他很好,很善良。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就帮了我,之后几次遇到危险他都护着我,挡在我前头。我现在是和您商量来着,回头我先把他带过

给您看看,您替我把把关,要您也觉得他行,再说把他娘接过来的事儿,好不好?”()

沈青理解苗氏的恐慌和担忧,就连他自己,不也是犹豫了好久才下的决心吗?

?本作者棠梨煎蛋提醒您最全的《农家哥儿在末世》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要是不行就再说。”沈青坐在脚踏上,伏在苗氏的腿上:“不过我觉得,您见了他也一定会喜欢的,他和咱们村里的小子都不一样。”

沈青一直很少和苗氏说起他在那头的经历。也是因为瞒着苗氏的事情太多,很多话不方便讲,也怕苗氏担心。这会儿才细细说来他和宋开霁相处的点点滴滴。

宋开霁长得好看,人也真诚。那个世界没有哥儿,可他也从来不会看不起女人,对曲薇薇和唐妈妈都很尊重。也不会在外面受了气就朝着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撒气,在他眼里,大家都是一样的人。

他读过书,受过很好的教育,学识怕是比秀才还要渊博,却不会因为沈青没读过书不认字就鄙薄沈青,他只会心疼沈青,觉得倘若沈青有机会读书,定然会比现在更成功千倍万倍。

他虽然并不算很强,却很有责任感,也有担当,对爹娘也很是孝顺。每次遇到危险,明明自己也不一定能打过,却还愿意挡在前头,不会推别人去替他死、替他扛。以后成亲了要是遇上什么事儿,他也定然不会自己跑了,会是家里的顶梁柱……

沈青一样一样数过去,才发现原来宋开霁有这么多的优点。

苗氏轻轻地抚摸着沈青的头发,在沈青的描述中,她对未知的恐惧一点一点被驱散,也一点一点明晰,沈青有多喜欢那个宋开霁。她什么时候见过青哥儿这副模样?“那你就带他来给娘看看吧。娘相信,我家青哥儿的眼光不会差。”

沈青忽然起身,“我给您看看他的样子!”

他翻出来手机,给苗氏看他录下的宋开霁念三字经的视频。苗氏先是被这会说话会亮光,能显出画面来的小扁片吓了一跳,接着又被画面里的宋开霁吸引。看着确实是个俊俏的后生,并且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的,除了头发短点和他们这儿的人没什么区别。

她越发心安,人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苗氏也差不多,看久了反而有些期待和宋开霁的见面:“那你准备啥时候把他带来?”

沈青轻轻抚过视频画面上宋开霁的脸,也有些想他了:“等我跟村长敲定了作坊的选址,再雇好盖房的人,就回去。”

选址之前,沈青先去了一趟下河村。刘猎户夫夫俩虽然惊讶沈青不过短短半年,竟然就挣够了买房的银子,但略一商量就决定把那小院卖给沈青。刘猎户如今跟着夫郎在下河村生活,已经重新置了产业。那院子又不去住,不如卖给沈青换了钱,在下河村多买上两亩地。

沈青和刘猎户商定了二十两的价格,便约好年后开印去衙门换红契。这算是个很公道的价格,刘家给他算得挺实惠。山脚小院占地面积大,用的也是青砖,都是实在的好料子,也就是屋子少,才能得这个价。若沈青花二十两银子现去盖,是盖不了这样好的房子的。

而对于

() 刘家来说,那院子空置了许久,也得算些折旧钱,对这个价格也很满意。

沈青投桃报李,下半年的房租也不要刘家退了——反正那是老沈家出的,沈青也不心疼。

既然院子顺利买下了,这作坊的选址沈青就打算定在他家旁边的那块空地上。沈青扭身去了村长家,和村长商量起盖房、选人的事儿来。

村里的汉子就没有不会盖房子的,家家的房子都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乡里乡亲搭把手盖起来的。模样不如县城的宅院好看,但结实耐住可一点不差!

沈青既然打算让桂香婶子和赵石他们管事,从盖房就没打算插手,拿了两锭十两的银子放在桌子上,一样一样细细的说:“院子要大一些,要比现在的粉条作坊还要大上两倍,到时候院子里放两口磨,买了牲口来拉磨,空出来的地可以晒粉。前头宽宽敞的盖上三大间正房,左右各两间厢房,剁馅、调配方,灌肠就在这些屋子里做。再盖上一排的后罩房做仓库。屋子都用好砖好瓦,院墙倒是可以打点泥胚,做土墙就行。”

这做淀粉肠最耗的其实是红薯粉,所以主要考虑的是储存红薯、磨粉之类的工序。

村长听得直咂舌,沈青屋子院子都要宽宽敞敞的,单这用料就得二三十两银子,更别提加上人力了。不过这是给贵人干活,那富贵人家都要好的也是正常,倒是让他们沾光了。

沈青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个五两的小锭来,递给赵石:“这买砖瓦的事儿就交给石头哥,我这里还有件私事要托付。我家现在住的那院子,我问刘猎户买下来了,打算好好修缮一番。那院子别的都好,是用料实在的好房子,唯独房顶是稻草,下雨下雪有些渗水。石头哥定瓦片的时候,也帮我家顺带买一批来。”

赵石头捏着银子,憨憨地挠了挠后脑勺:“青哥儿费这钱干啥?盖作坊买那老些砖瓦,哪里省一抿子就够给你家那几间换上了……”然而他话没说完,桂香婶子和他媳妇秦樱子已经觑着沈青冷淡下的面色,一左一右撞了他两下。

沈青笑了笑,他正是这个意思呢。村里人做事没什么规矩,偷拿主家点零零碎碎,就像在邻居家菜地里掰几根黄瓜一样,对很多人来说根本算不上是偷!就是石渠村那些常去县城做工的也一样,改不了那点毛手毛脚,做伙计的偷拿些店里的边角料、剩菜点心回家,是再常见不过的了。

沈青却不想这样,这是他自家的买卖,又不是真的背后另有个东家,见天看见村里人把东西往自己家扒拉,他气都得生多少回呢!

“咱们这背后的贵人,出手最是大方。桂香婶子、石头哥、樱嫂子在作坊里做管事,从今天开始,每人每月五百文钱。将来乡亲们来做工,工钱也好说。”村长沈青就不雇了,也不好雇,一村的村长给村里人做工,折威风,将来腰杆子不直了。

沈青这话说完,桂香婶子激动得手都抖了。他们家三口人一人五百文,一个月就是一贯半,就是一两银子。老天爷,他们地里刨食全家辛苦一年,也才三五两!“这,这咋能这么多?

俺们三个拿五百文就够了,这太多了。”桂香婶子连连摆手,又道:“再说这作坊还没开起来呢,就一点跑腿的事儿,咋能从今天算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