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84(2 / 2)

加入书签

刘养正如梦初醒,忙谢罪道:“臣治罪,还请万岁恕罪。”

宁王志得意满,他道:“爱卿也是一时情急,朕岂会因此责罚。”

刘养正忙俯首谢恩:“臣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士实在一旁道:“臣以为,您切不可为谣言所惑,趁着各地措手不及,咱们还是急攻南京为要。”

宁王点头称是,然而调度的军令刚刚下去,当天下午他就接到了另一封密报。城门戍卒言说,从进城之人的身上,收到了几个蜡丸,一定是密信。

宁王一喜,他心道:“必定是探子沟通,散布谣言的渠道,说不定还能从中看出朝廷下一步的动向。”

他忙叫人将蜡丸呈上来,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蜡丸中的密信,竟然写着:“李士实、刘养正二位为谍辛劳,朝廷定当嘉奖,如今兵马已然齐备,现望你等再接再厉,继续劝说宁王于近日离开南昌,攻打南京,事不宜迟,从速为宜。”

宁王腿一软,倒在了新订做的龙椅上,左右赶忙追问:“陛下,怎么了?”

宁王爷伸出颤抖的手:“先别急着动身!”

众人一时摸不着头脑,早上还志得意满,要去拿下南京,怎么下午就变卦了。他们问道:“可左右丞相已经去调拨了……”

宁王如冷水浇头,打个寒颤,他道:“快叫他们回来,再去查查他们。”

宁王敢起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觉得朱厚照必败无疑,可如今这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朱厚照打赢回来了,要调十六万大军来打他,他手下的得力干将还是间谍。这搁谁,谁不会怀疑?

宁王心中当然更愿意相信这是反间计,只是,他已然赌上了全部的身家性命,实不敢在情形未明前贸然动手。他这一查一拖,真个就拖了整整十来天。而这些天之中,王守仁已然拿到了来自皇上的真正调命,火速征调各方军队。

而这十几天中,沈九娘正带着女儿月眉东躲西藏。孙燧在知要赴鸿门宴时,一边紧急送走了唐伯虎和报信人,另一边还是想法设法安顿家人,沈九娘和月眉也同孙家的家眷一道,连夜带着假路引,坐小船离开南昌。

只是这船行到半道上,就被宁王派来的追兵拦截。孙家的家丁,死伤大半,而沈九娘在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女儿跳河。幸好母女俩都是江南水乡的女子,从小熟悉水性,这才借水路捡回一条命。她们上岸之后,没有跟随逃亡的大部队,而是又紧急牵了一只船,躲在船上漂流。沈九娘心知,外头已然乱作一团,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貌美妇人,再带上一个小女儿,出去只能任贼寇宰割,倒不如飘在水上,还能多坚持几天。

她们这一飘就是七八日,船上准备的些许食物,早就弹尽粮绝。沈九娘已是形容憔悴,面色蜡黄。她拿着好不容易网上来的鱼,对女儿道:“乖,吃一点吧,再坚持坚持,你爹一定会来救我们的。”

月眉自小倍受父母疼爱,哪里吃过这样的苦楚,一早就病倒了。她气息奄奄地躺在母亲怀里,还勉强应下。她咬了一口生鱼,就觉腥味直冲口鼻,当下一扭头就吐了出来。

沈九娘眼见她如此,心如刀割,泪水簌簌而下。月眉忙道:“……娘,我没事,我睡一下就好,睡一下就好了……”

孩子很快就失去了知觉,沈九娘已是心如油煎。她望着茫茫的江流,终于下定决心,上岸赌一把,她一定要救她的孩子,一定要救她的孩子!于是,在碰见下一个码头时,她果断喘着粗气,将船上的重锚丢进了水中。船一停稳,她就背着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