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1(2 / 2)

加入书签

如今, 南山翁归案, 只要吐出?罪魁祸首, 义忠亲王之罪便可完全洗清, 上皇与当今亦会再?加恩, 虽比不得曾经, 却绝不会如现下这般, 门庭冷落,人人避如蛇蝎, 再?无风光崛起之日。

只结果并不如他意。

据承熙郡王私下打探消息, 清虚观自南山翁入内之日起, 妄图劫狱的?死士便?没断过,那清修之地?已是血气冲天?, 锦衣府审讯亦不顺畅,陷入僵局,那起子番役甚至另辟蹊径,寻起了异人方士协助,都中?钦天?监动作亦不小。

承熙郡王闻讯焦心不已,在弟妹入府请安,陪同父亲说?话时,亦频频走神,引人侧目。

义忠亲王似知道他暗地?里动作,在他们告退之时,意有所指训戒了一句,“安生度日。”

承熙郡王斗胆抬头看了一眼父亲变得浑浊的?双眼,嘴里称是,心却不甘:父王老了,雄心不再?,他却不屑一辈子只是普通宗室,窝囊度日。

遂在退出?正堂后,留下六弟与六妹夫妇说?话。

薛宝钗与冯剑英莫名对视一眼,随即别脸分开,二人皆未想到大伯子/大舅哥竟会问这么一个问题: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否灵验?

“......听闻那玉是生而带来,背面镌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福祸’等篆文,六弟妹家中?与贾家乃姻亲,又曾在荣国府小住过几?年?,不知可曾亲眼见过,传言可为真?”承熙郡王目光灼灼问薛宝钗道。

薛宝钗不知承熙郡王目的?,心内忐忑,一惧大伯子查到当年?母亲与姨娘谋划“金玉良姻”之事,二则知道皇家对这种事儿的?忌讳,面上却不显,只带笑回道,“二者确为真,但灵验与否,却是不曾见过的?,也未听说?过。”

冯剑英回答亦无大异,“我曾与兄长赴过宁国府贾珍之约,恰逢贾宝玉与宴,得把玩过那玉一回,玉质上乘,属珍品,字也确有,贾家上下亦将那玉当作贾宝玉的?命根子,宝贝得很,除此?之外,倒没瞧出?有甚稀罕之处。”

承熙郡王听毕,不免失望,原以为贾府亲近之家能得些不一样的?消息。

“兄长平白问那玉做甚么?”乐昌郡主不解。

她亦是听过荣国府这“祥瑞”之事,不过只当后宅妇人手段,眼下长兄煞有其事一问,她犹疑了。

承熙郡王未刻意隐瞒,也未和盘托出?,只简单解释道:“清虚观审讯需能人异士,底下人随口提起过这桩异事,我也不过白问问,灵验最?好,可助父王早日洗刷冤屈,无用,便?只能干等了。”话毕,假意长叹一口气。

乐昌郡主与卓善辅国公却是眼前一亮,为父王平反之事何等重要,遂向薛宝钗及冯剑英事无巨细询问起来。

不过,并无所获。

那通灵宝玉确实未显过神通,姐弟二人只得携着伴侣跟兄长告别,悻悻离去。

四人方出?府门,便?有人将此?番谈话一一报给了义忠亲王。

义忠亲王白发苍颜,满身暮气,叹息一声。

许久后,方命令下跪之人道:“待老大折腾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